第十四章 磕巴同学韩非(1 / 1)

西汉往事1 圆月弯刀 1427 字 6天前

磕巴同学韩非

这是李斯的心里话!

不过,心里话吗,应该放在心坎里,落实在行动上。Www.Pinwenba.Com 吧直接说出来,就不好了。

看到荀老师的脸色有点难看,李斯赶紧往回拐:人生短暂,我要有所作为,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荀老师高兴了,频频点头。

我们讲话也得注意,追求事业爱情,是理想远大;追求金钱美女,那就是格调低下!(同样一个事,就看你咋去说)

李斯受到了鼓励,继续慷慨陈词:干事业要抓住时机,现在,各国都在争雄,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机会!秦国实力强大,秦王雄心勃勃,想一统天下,到那里,我可以大干一场。所以,我要到秦国去,我要投奔明主,建功立业!

多么有抱负的一个人呀,这样的的人,迟早是会有出息的。

当然了,也得请大家注意,这样的人,为了自己的功名富贵,是会不择手段的!

李斯来到秦国,通过自己的积极争取,当上了相国吕不韦的门客。李斯很清楚:接近实权人物吕不韦,是接近秦王的终南捷径!

李斯的判断一点都不错!

得到吕不韦赏识的李斯自然就得到了秦王的赏识,先后被拜为长史(丞相属官,中级干部)、客卿(来自外国的高级干部)、廷尉(九卿之一,掌刑狱,是掌管司法的最高官员,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李斯大约用了十年时间,终于进入了秦国的统治核心。这种升迁远谈不上迅速,准确的描述应该是:这一路,他走的很扎实、很辛苦!

秦王嬴政称帝后,拜李斯为左丞相,到了这部,才算得上位极人臣。李斯,终于熬出来了!

这时,咱们需要说说李斯的同学韩非了。

韩非是韩国贵族,准确点说,是韩国王子,不过呢,是庶出的。王子这东西,听着挺好听,可一旦是庶出的,基本上就歇菜了。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庶出的王子是没有王位继承权的。当然了,生活条件是没问题的。

出身好不是韩非的本事,那是他的运气。韩非的本事在于自己的才华。

韩非同学很有才华。念书时,李斯就觉得自己不如韩非。不过,人无完人,好学生韩非也有不足。在口头表达方面,韩非是非常非常地拿不出手:这位仁兄口吃,说话不利索!相比之下,李斯的口才可是没的说,堪称一流!

毕业后的韩非回到了韩国。

学成归来的韩非对祖国现状不大满意,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韩王能让他韩非主持工作,改革内政。

没想到,韩非的理论一点也没引起韩王的共鸣。韩王根本就不理他!

韩非很生气,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从此不再上书,回家自己写书去了。

这一写就写出了名堂。

韩非先后写出了《孤愤》、《五蠹du》、《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洋洋洒洒十多万字。终于把自己写成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能成为集大成者,是因为韩非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

被他踩在脚下的,主要是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等几位前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把他们的思想进行了总结,形成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体系。

解释一下,法是指法律;术是指权术;势是指权势。

简单点说,就是君主要利用自己的权势,采用合适的手段,以严刑峻法控制臣下。

韩非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利害关系,人的心理都是“畏诛而利庆赏”(贪财怕死)。所以,君主的职责,就在于利用“刑”“德”二手,使民众畏威而归利。

这一套理论,有利于**主义中央集权,符合战国时期政治发展的需要。适应时代的东西,那肯定是好东西!

韩非写的实在是太好了,好到什么程度,好到不仅自己倒霉,还让自己的祖国都跟着他倒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有人把韩非的著作带到了秦国。秦王嬴政看到后,对这些作品大为赞赏,慨叹道:唉,我要是能见到书的作者,并与他好好交流交流,虽死无憾!

当时的廷尉李斯一时嘴贱,随口就告诉嬴政:这些书,都是我的同学韩非写的!说的时候李斯是很自豪的,说完李斯就后悔了:嗨,千不该万不该,我不该提他的名字!

李斯可不希望韩非抢了自己的风头。

可是,话已出口,后悔也没用了。

嬴政为了得到韩非,派大军猛攻韩国。韩王一直都不愿意启用韩非,这时终于派上了用场,赶紧派韩非出使秦国。他巴不得喜欢多嘴多舌、指手画脚的韩非死在秦国。

就这样,韩非来到了秦国,得到了秦王嬴政的赏识。两人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的架势。按理说,作为一位思想家,能得到政治家如此的赏识,应该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

然而,结局令人惋惜。

正如韩王期盼的那样,韩非死在了秦国。

很多人都认为,韩非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太有才华,招致了小人的嫉恨,是被陷害死的。其实,大思想家韩非之死,完全是吃饱撑的,咎由自取。

在秦国,韩非以一种不大道德的方式,攻击了一个不该攻击的人。遗憾的是,韩非诋毁别人的水平,明显不如自己写书的水平高。结果,害人不成,自己反倒倒在了对手的反击之下。稀里糊涂、窝窝囊囊地牺牲了!

韩非攻击的那个人叫做姚贾。

姚贾是魏国人,出身于“世监门子”。“世监门子”算是个什么职业呢?简单点说,他爹乃至于他爹的爹都是看管城门的监门卒!这份职业在当时的社会,地位那是相当的低。因为这种活,一般都是由罪犯担任的!

出身是改变不了的。但,强者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姚贾离开魏国来到赵国,奉赵王的旨意,担负起联合赵、楚、韩、魏一起对付秦国的任务。这件事,学名叫“合纵”。

本来呢,姚贾的工作是挺有成效的。只可惜,好景不长。

姚贾的作用引起了秦国的注意:这小子有两下子,好了,就是你了!秦国开始对陆贾下手了。秦国的工作更有成效,不久,秦国使用反间计成功,姚贾失去了赵王的信任,被赵国驱逐出境。

被驱逐的姚贾无处容身(四个国家都不要他了),没办法,他转悠到了秦国。没想到,在这里,姚贾得到了秦王嬴政的赏识和礼遇,这可真是因祸得福!

这时,楚、燕、赵,韩等国又想联合起来对付秦国。对秦王感恩戴德的姚贾主动请缨出使四国,这次,他是要去搞破坏——拆散四国联盟。这份工作,历史上叫做“连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