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与秦始皇
卞和很不甘心。Www.Pinwenba.Com 吧
等楚武王即位(公元前740年),卞和又去献宝。可是,楚王换了,玉工换了,新玉工仍然认为这就是一块石头,可怜的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
等楚文王即位,卞和不能再去献宝了。一是不敢——俩脚都没了,再砍还不得砍脑袋呀!二是不能——此时的卞和,不仅残疾,也已经是风烛残年了,行动不便。(楚武王光楚王就干了51年,楚文王即位已经是公元前689年的事了,这时候,卞和少说也有70多岁了,能熬过来就不错了)
去还去不了,不去还委屈,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失声痛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眼睛都流血了,这事终于传到了楚文王的耳朵里。
楚文王很奇怪,就派人问他:天底下被砍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就你这么悲伤呢?
楚文王的意思是:脚没了,日子还得过呀,你得身残志坚不是。
一听这话,卞和直摇头,他感叹道:我可不是因为脚没了而伤心(脚没了伤的是腿不是心),挺好的一块宝石被当成了石头;我这么忠贞的好人被误认为欺君之臣,我是因为是非颠倒而痛心啊!
可不是咋地,因为误会了我,就没有公正地对待我!
这次,文王没让人鉴定,而是让玉工直接剖璞。结果,得到了一块无瑕的美玉,总算是为卞和正了名。
卞和这一辈子,就为了这么个东西!
为了奖励卞和的忠诚和做出的牺牲,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一直都没舍得雕琢成器,直接就奉为国宝珍藏起来。三百多年后,楚威王为了表彰灭掉越国的有功之臣,把和氏璧赏赐给了令尹(相国)昭阳。
和氏璧在昭阳手里,满打满算,存留了4年。
四年后的一天,昭阳心情不错,于是,大宴宾客。酒席宴上还有一个重要节目:赏璧。其实,他就是想好好显摆显摆。万万没想到,显摆出事了!
宴席开在了水渊畔,大家赏着美玉喝着美酒,气氛十分欢快。
突然,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快来看呀,渊中有大鱼!
大家呼啦一声跑到外面,伸长了脖子临渊观鱼。等回到席间才发现:和氏璧没了!
没了就得查呀。
查来查去,终于锁定了嫌疑人——门客张仪。
张仪(?-前309),中国纵横家的鼻祖。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魏国贵族后裔。师从鬼谷子先生,学习权谋纵横之术。
张仪学得不错,学成了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当时,张仪家道中落,生活贫寒。
也正因为如此,学了一身本事的张仪在魏国没找到工作(没钱送礼),没办法,这才投奔楚国令尹昭阳,做了门客。
这样的人物,怎么被当成小偷了呢?
其实,大家也没什么证据,认定的理由很简单:张仪是个穷人,穷人就容易偷东西!
于是,昭阳就对张仪严刑逼供,把张仪打了个半死。然而,遍体鳞伤,气息奄奄的张仪没招。昭阳没办法,放人了。因为再审,就得出人命!
张仪无端受此凌辱,怀恨在心,便一气之下,离楚入魏、再入秦。公元前329年,张仪被秦惠文王拜为客卿。第二年,又被拜为秦相。
大权在手,张仪在正常工作中,顺便开始了报复。
当时,秦国和齐国是实力最强的两个大国,楚国与齐国结成了联盟。要想收拾楚国,先得瓦解齐楚联盟。
为了报仇,张仪下了血本。
公元前313年,张仪辞掉秦国相位,以使节的身份入楚,用六百里土地为诱饵,挑拨齐楚关系。此时的楚王是楚怀王。说明一下,张仪离开楚国时的楚王,还是楚怀王的父亲楚威王。
爱谁谁,父债子还是讲道理的。
楚怀王被忽悠了个晕头转向,竟然把楚国相印交给了张仪,然后,一面派人去齐国,宣布楚国与齐国断交;一面派人跟随张仪去秦国接收土地。
回到秦国,张仪就开始装病了,接连三月都没上朝。楚怀王得不到土地,以为是秦国嫌楚国与齐国断绝关系不够坚决。因此,专门派人前去辱骂齐王!
这下可把齐王得罪透了,齐王一面与楚国彻底断交;一面派人入秦,与秦王商议共同伐楚。
原本的盟友,这下成了敌人。
目的达到了,张仪的病也好了。
张仪会见楚国使者,告诉他:从某至某,广袤六里,送给楚王,请赶紧接收,过期不候。说好了是六百里,一下子缩水成了六里,摆明了这就是玩人!
楚怀王暴跳如雷,大骂张仪不讲究,气冲冲地兴兵伐秦。事实上,楚怀王不仅智商不行,打仗更不行。秦军两次大败楚军,反而占领了楚国的汉中,楚国被迫割地求和。
用了十七年时间,张仪总算是报了一箭之仇。
那么,和氏璧到底哪去了呢?
答案是:不知道!
又过了50多年,赵国宦者令缪(miao)贤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美玉。没想到,经玉工一鉴别,正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
赵惠文王听说了,就利用职权据为己有。
后来,这事传到了秦昭王耳朵里。秦昭王致信赵王,表示愿意以秦国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当时的秦国是很强大的,赵王不敢不答应,就派蔺相如奉璧出使秦国。这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典故——完璧归赵。靠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赵国保住了和氏璧。
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到了秦国手中。
秦始皇命人将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上刻丞相李斯篆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至洞庭湖。泛舟湖上,秦始皇美滋滋地望风景。
突然,狂风骤起、恶浪滔天,秦始皇所乘之船毕竟不是航空母舰,眼瞅着就要被大浪打翻了。也是急中生智,秦始皇把玉玺抛入湖中,祀神镇浪。说也奇怪,还真就风平浪静了。不过,传国玉玺也沉入了水底。
没想到,过了8年,传国玉玺竟然又回来了!使者不知道祖龙是谁,但他知道传国玉玺该给谁。所以,他就抱着来路不明的传国玉玺,来见秦始皇。
秦始皇听完事件始末,沉默良久,最后说了一句: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他的意思是,小鬼的话不足信!他充其量知道一年的事。当然了,这是在大伙儿面前的公开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