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当官与丢官(1 / 1)

西汉往事1 圆月弯刀 1400 字 6天前

当官与丢官

封建社会的早期,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陈旧。Www.Pinwenba.Com 吧秦汉那个时候,在男女方面,人们还是比较开化的(您意外了吧)!

第二,秦始皇老先生帮了刘邦大忙。

秦始皇这人比较有正事,成天除了打仗就是干工程。修长城、修皇宫、修陵墓,北击匈奴、南攻百越,干啥都得用人,而且还不少用!这么一来,全国大部分精壮劳动力,统统被皇上拎去服兵役和劳役了,整的村里比较缺男人。

从某种程度上说,男人也是生活必需品。这就给小混子刘三,提供了大展拳脚的机会!(这种事,老实人是不成的)

您想想,社会宽容、生活需要、个人喜欢,那还能不出事!

喝酒是需要酒友的。生性豁达的刘三,最不缺的就是朋友,尤其是吃喝玩乐的酒肉朋友。这帮玩意儿经常凑在一起胡吃海喝。

在酒馆老板(那两个老娘们)眼中,长得很帅的老主顾刘三就是上帝,对待上帝自然得恭恭敬敬。这种恭敬既有经济上的考虑(刘邦来了生意就好),更来自于无意间的一个惊人发现:喝醉了的刘三,身上经常附有一条赤色蛟龙(又来了)!

她俩是否看花了眼无从考证,不过,这一惊人发现倒是使刘三得了好处——拖欠的酒钱经常就免了!

按照刘三的性格,喝了也白喝的酒,那可是不喝白不喝。于是,这小子便常来常往,常喝常醉。

这就是刘三的生活常态!

看着这么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老爹刘太公除了生气就是叹气:造孽呀,怎么一点都没继承我的优秀基因!

老爷子打死都不会想到,在他眼里最没出息、最不上道的败家子,最后竟然当了皇帝,你说这哪有天理!

一转眼混到了三十多岁,刘三终于准备干点正事了。干啥正事呢?刘三拿钱活动了个小官,当官了!

此时(公元前223年),秦国灭亡了楚国;两年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全国,在包括刘三家乡在内的全国范围,建立起了大秦帝国的政治体制。不甘人后的浪荡青年刘三借着这个机会,走上了仕途——担任了大秦帝国泗水郡沛县泗水亭亭长。

亭长算是个什么官呢?

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郡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大体相当于现在的省。秦朝在全国最早设了36个郡,后来增加到了41个,郡的长官叫郡守,级别很高,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

郡下设县,一般一个郡管几个、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县。县的大小不一,管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万户以下的县设县长。大体上,县令厅局级,县长县团级。

县下设乡(相当于现在的乡镇)。乡有乡吏,乡吏的主要职责有四项:摊派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征收田赋(土地税)、查证本乡被告案情、参与对国家仓库粮食的保管,基本上是啥事都管。

乡下设里,里是最基层的行政单位(相当于现在的村),里的头目叫里典(后代称里正、里魁,《水浒传》中的托塔天王晁盖就干过这活)。

郡、县、乡、里是秦朝的地方行政机构。

那么,“亭”又算是个什么东西呢?

秦汉时期的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机构,其等级大体在乡之下,里之上。但“亭”并不是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应该属于另外一个系统。其主要职能是维持治安、抓捕盗贼。从这个角度看,“亭”类似于治安区。

亭设亭长,亭长除了主要管理治安,还负责接待往来的官吏,捎带为政府输送、采购、传递(文书)等等,两亭之间,相距大约十里。

说了这么半天,大家明白了吧,刘三当的亭长,就是这么大的官——主要管方圆十里的治安,大体相当于现在的乡镇派出所所长!

亭长官不大,但很基层很重要,什么征粮、催款、捕盗、押送役徒,啥缺德事都得干。就因为一次缺德事干得不够缺德,刘三的仕途就算是步入了死胡同。

那是一次往骊山押送役徒(送去服劳役的劳动力)。

秦始皇在骊山(秦岭的支脉,今陕西临潼南)营造自己在那个世界的宫室。考虑到这地方才是他永远的家,所以,一不小心就整出了规模。

规模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大秦帝国的劳力都不够用了。按照当时的正常标准,每年需要精壮劳力72万人,最多时达到80多万人。

您觉得不多是吗?还有一点,我必须要告诉您:骊山陵园一修就是39年(也有资料认为是37年或36年,反正哪种说法工期都不短;反正直到秦始皇死的那一天,陵墓也没修完)。

这么算起来,就足够狠了吧!

当然,人不够用也得继续修,总不能让伟大的秦始皇先生住烂尾楼不是。

怎么办呢?怎么办,全国使劲划拉人呗!

这么一来,老百姓可就遭了秧;这么一来,往骊山押送役徒可就不是什么好差事了。你秦始皇没完没了地修,押送者和被押送者都算上,谁他妈愿意去!

刘三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果不其然,还没走出多远(沛县都没出去),役徒就跑了一大半。光荣、圆满地完成任务看来是不可能了。

按照大秦朝法律的规定,走失役徒可是要掉脑袋的。整丢了一大半,长多少个脑袋都不够用!算了,一不做二不休,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喝到位的刘三索性大手一挥,把剩下的弟兄们一遭都放了。

这次不成功的押送,不仅使刘三失去了国家公务人员的身份,还迫使他亡命山泽,成了朝廷通缉犯。

那一年,是公元前210年,刘三47岁。都已经是老头子了,刘三的事业还谈不上起步。

现实中处于困境的朋友们,千万别灰心哟!

逃亡在外的通缉犯是最怕见光的,刘三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不藏不行啊,这要让大秦朝官差抓到,那可没好!

然而,不管他刘三怎么隐藏,老婆吕雉都能轻易地找到他。

刘三有点蒙了。

当时,他主要是害怕吕雉有什么寻人方面的特异功能。如果真是这样,他刘三将来玩个出轨都不安全!而且,要是官差押着吕雉来找他,那不就完蛋了。

吕雉的解释,却使刘三乐得差点背过气去!

吕雉说:无论刘三藏在哪里,他藏身之地的上方,都萦绕着五彩云气,所以,码着云气找刘三,那是一找一个准!

老天,走到哪都带着云彩,这岂不又是龙的特征之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