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不是一般人
大戏的第一位男主角,自然应该是西汉王朝的建立者——人称汉高祖,姓刘名邦,字季,小名三。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这个刘邦,打小就不是一般人。
刘邦排行第三。按照古代人的习惯,小儿子一般被称为季(通常都以伯、仲、叔、季四个字排号,拿刘邦家为例,刘邦的大哥叫刘伯、二哥叫刘仲,其实就是刘老大、刘老二),当时的小儿子刘邦就叫了刘季,也就是刘老三。至于“刘邦”,应该是发达以后改的学名。
当然,还有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刘邦并不是他家最小的儿子,他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叫做刘交。这么一整,就坏了排行的规矩,这又是咋回事呢?
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纯属意外。
刘邦他爹刘太公对自己的战斗力估计不足,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了三个儿子之后还会再有儿子。于是,好名字刘季就提前给了三儿子刘邦。
“刘老三”这个名字实在是没啥文化。但这位仁兄出来混,原本就不是靠文化,人家刘三靠的,是厚实的脸皮和强大的内心,至于名字吗,叫什么阿猫阿狗都无所谓!
事实也确实如此。
这么说吧,刘三完全符合各种影视作品对于男主角的所有要求:要形象有形象、要性格有性格、要经历有经历!
男一号,当仁不让。
刘三出身低微——农民(楚国沛县丰邑中阳里金刘寨村种地的);专业特殊——造反(秦末农民战争的领袖之一);事业有成——皇帝(西汉王朝的创立者);不仅经历传奇,让不少熟悉他的人大跌眼镜;更引人入胜的是:他有点帅、有点坏、还有点无赖!
那位怀疑了:你说的,是真的吗?
咱这可不是信口开河,史书中有记载,说高祖刘三“隆准而龙颜,美须髯”。“隆准”就是高鼻梁,“龙颜”可不是说刘三长的像恐龙,“龙颜”的意思是眉骨圆起,天庭饱满。
大家想想,高鼻梁、宽额头、浓眉大眼,再加上一副有型有款有派的大胡子,这样的男人,是不是迷倒一片的正宗帅男!
说他刘三“坏”是因为:从小,他就不是一个好孩子!纵观刘三一辈子的所作所为,这位仁兄就是一个标准的“四不新人”:不文明——往人帽子里撒尿(对待文化人的特殊礼节);不礼貌——张嘴就骂人(与下属的交流方式);不诚实——撒谎是家常便饭(逮谁骗谁);不勇敢——见事不妙撒丫子就跑(战场上的一贯表现)!
怎么样,够不够坏?
说刘三“无赖”,那例子就更多了:他勾搭寡妇,未婚同居生子(他的大儿子刘肥,就是刘三与一个曹姓寡妇的私生子);他招摇撞骗,吃霸王餐(白吃白喝不算,还忽悠走了人家的姑娘);他为了自己逃命,把亲生的俩孩子踹下车(楚汉战争中的惊人表演,这都怪项羽追得紧)……有了这样的男主角,故事想不精彩都难,绝对不用担心收视率。
公元前202年,也就是刘三55岁那年,曾经的小无赖刘三当上了皇帝。皇帝号称天子,天子可不能是凡夫俗子,那必须得是“真龙天子”!刘三自然也不能坏了规矩。
于是,刘三就想尽办法,与龙扯上了关系。并且,前半辈子(因为很需要)就没断过走动(当然是刘三自己走);
于是,在刘三本人、身边亲人和马屁精史官的共同努力下,低俗加恶俗、俗得不能再俗的刘三变得光彩夺目、大异常人。
就连出生,人家刘三都有讲究,那叫“感龙而生”!
这可是一个比较神奇的话题,咱得好好说说。
夏天,一个久旱的午后,刘三的母亲王含始(也有人说刘三他妈姓温,随她便吧)坐在村头的一棵大树下休息。
自打嫁给了刘三的父亲,老实巴交的农民刘煓(字执嘉),刘妈妈已经先后生了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刘三的两个哥哥、一个姐姐)。每天侍弄孩子、操持家务,还要经常到田里帮忙,刘妈妈过得可不轻松。
明晃晃的太阳晒得人昏昏欲睡,刘妈妈惬意地进入了梦乡,睡着了!突然,风云突变,一阵电闪雷鸣之后,下起了瓢泼大雨,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奇异的景象,就在此时发生!
前来寻找老婆的刘太公惊讶地发现:老婆王含始的身上,竟然附着一条巨大的赤色蛟龙!(也没把她压死)
刘妈妈就此怀孕了。
秦昭王五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56年,刘妈妈生下了第三个儿子——“龙颜”刘三。据不可靠小道消息:那个刘三长的,可不怎么像刘太公!
这事,有点麻烦。
而且,从小不大像刘太公的刘三就爱好广泛(啥用不着的都扯);长大成人以后,就更出息了——爱好发展成了嗜好(专扯没用的)!排在“嗜好榜”前两位的,当属酒、色两项(注:排名不分先后)。
对于这两大嗜好,刘三一辈子都孜孜不倦、兴趣不减;在这两方面,刘三老兄绝对算得上是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矢志不渝!
话又说回来了,家庭条件十分有限,作为农家子弟,刘三对于嗜好的标准,要求并不高。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喝酒,他从不追求什么星级酒店(当然也去不起),主要据点就是村子里武负(女)、王媪(女)开的两家小酒馆。
说到色,那门槛就更低了。只要满足女的、活的两个基本条件,其它一切无所谓。正因为如此,在好长的一段时间里,帅男刘三与一位曹氏寡妇打得火热。
当然了,博爱的刘三是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的。他从不冷落任何有机会上手的女性!
可能又有人会怀疑:别扯了,那个时代的人有那么开放吗?
在此,咱们需要郑重声明两点:
第一,不是越古代,人们越封建。
严重束缚人思想的“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刘邦的重孙子汉武帝时,儒家大学者董仲舒董老夫子的创造(这以前没有);对妇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严格要求,则是宋朝时朱熹朱圣人的经典语录(这以前是不大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