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既来之(1 / 1)

醉吴 崖山忆夫 1675 字 6天前

既来之

“你这吃饭的样子也太难看了吧!”孙尚香指着正在毫无形象的大吃大喝的戴明说道,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资深吃货,虽然觉得古代的食物烹调技术不是很高,但是饿了两三天的人吃什么都是好吃的,至于形象是什么,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Www.Pinwenba.Com 吧

“忆夫倒是真性情!军中都是这样的汉子!”孙策可不像孙尚香那么想,孙策在这个时代本身也是个另类,他本人本就十分豪爽不喜欢被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给约束住,思想也是非常的超前。最典型的,怒斩于吉的剧本虽然是虚构,但是也很好的体现了孙策的特点,在这么一个迷信的时代,孙策却是一个完全不信鬼神的人,真正的应了李自成的那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一身甲胄任横行。

“多谢将军款待!”吃饱喝足之后戴明才想起来这句话,“适才将军问明楚霸王此人如何,明以为,楚霸王此人虽然勇冠三军,天下无人能及,这是他最大的优点最大的本事,同时也是他最大的缺点!”

“哦?这是为何?霸王之勇天下闻名,高祖屡败其手,巨鹿一战破釜沉舟,九战章邯,更是开兵家先河,虽为淮阴侯败于垓下,亦堪称大家也!”孙策倒是没有听过这样子的说法,他本人也是一直以项藉为偶像的,领兵作战的时候也是总是领兵冲锋战在于世。为此张纮曾经无数次的劝谏过孙策不能如此,身为主将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能置身险地,但是孙策从来不以为意。

“那将军可知道,为什么霸王屡次打败高祖最终还是输了呢?为什么高祖总是输给霸王,睢水一战更是近乎全军覆没,本人也差点被擒,最后还是能赢了霸王取得天下呢?”戴明觉得有必要让孙策明白这个道理,孙坚就是因为身先士卒而亡的,孙策历史上也是因为恃其勇武过于自信才会亡于小人之手,东吴就这么丢掉了大好的局面,“这是因为霸王不管击败高祖多少次都没有用,而高祖只要能打败霸王一次也就够了!”

“这倒也是如此”孙策仔细想了想也就同意了,“高祖屡败屡战,不管怎么败,高祖还是高祖;霸王屡战屡胜,但有一败,霸王不再是霸王。”

“霸王之所以没能取得天下,为高祖所败,最主要的是因为他没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不知道自己是谁,没有做到他自己应该做到的事情。”戴明又丢下一颗炸弹,这颗炸弹炸得孙策有点晕,一旁的孙尚香更是听不明白,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怎么会呢?

孙策虽然酷似项藉,但是其人却与项藉有着极大的不同,最明显的两点,一个在人格魅力上,项羽虽然是常胜将军,但是却是恶名昭彰,屠城杀降的事情干过不少,故而民众虽然佩服他但是却谈不上喜欢他。而孙策就不同了,光是孙郎这个称呼就看得出来了,翻译一下用二十一世纪的话说就是孙大帅哥。孙策下江东的时候,众人听闻孙策酷似霸王,于是听到孙策来了就都跑了,但是孙策来了之后却是真正的做到了秋毫无犯,民众听闻之后就又回来过日子了,高兴的称赞孙郎之仁;另一个就是在领导能力上,项藉喜欢凭借自己的喜好办事,赏功罚过都不是按照规矩来,而是谁跟他关系好就给谁当大官,就比如田荣在灭秦之中立下大功,因为和项羽关系不和就没有得到分封,最后田荣很果断的就造反了。所以对于项羽,大家虽然都很怕他服他却不会真心忠于他。而孙策就是另一个表现了,历史上孙策在政治上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表现,基本上就是做甩手掌柜,但是却有一个两个特点,一个是不糊涂,另一个是信任!在孙策做甩手掌柜的时候,别人告诉张昭,政令皆出于你手,只知你而不知孙策,这很危险啊,张昭于是很害怕,但是孙策却是笑言‘管仲治齐,此也仲父彼也仲父,功不在桓公否?’曹欣赏太史慈的忠义勇武,就命人送了一副中药当归给他,为要太史慈北归的意思,孙策闻言却是大笑‘子义舍我,当复与谁?’这也就是孙策的独特魅力!在汉末三国这个时代,曹刘备都有属于自己的吸引人才的方式,曹的唯才是举刘备的仁名昭显都是很好的办法,但是都比不上孙策这样的源自信任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因为不管是曹还是刘备,历史上魏蜀两方叛变投降的人都不少,但是吴国这边,自孙策时代起,一直到了孙皓亡国之时才有人叛变!

“项羽若是为卫霍,想必也能立下封狼居胥那样子的功业,为万世敬仰,但是可惜”戴明在这里顿了一顿,看了一眼孙策,十分郑重的提醒道,“项羽毕竟不是一个将军,不只是一个将军,自从他杀怀王起,就注定了,他应该要做的是一个君王,只能是一个御宇天下的君王!而他却只想做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也只做到了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所以他只能被人称作是霸王,而不能像高祖一样是帝王!”

“文帝时,周勃为右相,有一天,文帝想了解一下国家的事情,他就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之中要审理的案件有多少件?”周勃一听,低着头回答说不知道。文帝又问:“那么全国每年收入和支出的金钱是多少?”周勃急出一身冷汗,汗水多得把脊背的衣服都弄湿了,因为他还是回答不出来。汉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这些事情都分别有掌管的人,问审理案子的事,有廷尉;问财务的事,有内史,只要问他们就知道了。”

“将军以为如何?”说了这么多,还举出了周勃的例子,戴明觉得火候已经差不多了,加上经历了这次行刺的事情,戴明觉得,孙策的性子应该也会收敛一些了。

“先生所言甚是!”不知不觉当中,孙策对于戴明的看法已经明显的改变了,连称呼都不一样了,最开始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来历不明的年少无知的游学的小子,但是现在觉得是有志不在年高,莫欺少年穷,要是以貌取人就大大的不对了,对方既然有拿得出手的货真价实的本事,那么自己也要摆出相应的诚意。

“人生在世看起来简单,其实最难的就是明白自己是谁,只有清楚地知道了自己是谁,自己要做谁,才能够明白自己身上所背负的责任,才能够明白自己该要怎么做,才能够明白自己必须要做到哪些!”戴明此时双手并掌向着孙策行了一个大礼,“将军多日来的照顾明没齿难忘,故而明在此拜请将军:将军创业之初,百事草创,兵少将寡,有如韩信初次领兵之时,若不冲锋陷阵,立下功业,恐难叫三军信服,若是将军不亲自冲锋陷阵怕也难有今日盛世!但是此一时彼一时,韩信背水一战固然是冒险,可是背水一战之后,韩信已经功成名就三军叹服,可还见过他把自己置于陷地?即使是垓下之围,明也未见其提刀上马也!当日将军身上背负的不过是三千人而已,将军也只是一个将军而已,江东乃至天下均与将军无关!但是今日,将军坐拥江东六郡八十一州,不论将军你怎么想,不管你想做谁,将军您背负的已经不是三千人了,治下将士十万民众数百万,不管将军你愿不愿意,您都不可能再做一个将军了!您已经受封吴侯,作为他们的领主,您必须负担起这个责任,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要让他们能建功立业!此时您已经和昔日霸王一样,若不争霸天下,御宇九州,只怕也难逃乌江自刎的下场!若是还像以前一样置自身安危与不顾,凡事草率行事,将军要置百万人于何地?要跟随吴侯建功立业的将士怎么办?窃以为,吴侯您现在应该要做的事情是赏功罚过统领全局,就像是陈平说的一样,邢狱有廷尉财务有内史,冲锋陷阵是勇将做的事情,将军您又是愿意做韩信呢还是愿意做樊哙呢?凡事不必亲力亲为,只需调度大局即可。”

“昔日秦皇一天下、逐匈奴、收百越;汉武雪国耻、破匈奴、定西域。此二人战功赫赫,军略过人,运筹帷幄之中,百万大军决胜千里之外,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服,然明从未闻其冲锋陷阵为一将也!”戴明加上了最后一把火,本人也是深深的向着孙策一拜,对于孙策这个少年英雄戴明一向非常喜欢,与孙策结下如此缘分之后,帮助孙策争霸天下恐怕也是他来这里唯一的选择。

“先生所言极是,在下衷心叹服,洞察之术果然名副其实!”还没等孙策说话,一个谜一样的美男子就走了进来,先是向着戴明一拜,然后闪烁着智慧的眼睛豪情万丈的问道,“敢问先生,这洞察天下又当如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