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上任(一)
古水镇与其说是一个镇,到不如说是一个大村子,镇上只有两条街,东街与西街,说是街,无非就是两条平坦一点的水泥路加上两旁林立的店铺。Www.Pinwenba.Com 吧全镇下属十六个村子,且分布范围相当广泛,最远的一个村到镇上有五十多公里路程,而最小的村才有一百多口人,最穷的村至今没有通电,要靠煤油灯照明。高少尘踏上这片土那刻,便深深感受到了一份沉重,这并不是一份高尚的沉重,而是任何一个稍有良知的人都会有的一种怜悯。古姓是古水镇上的大家庭,镇党委书记古永达是镇上土生土长出来的人物,颇有权威。县委也一直有所考虑,一个当地人不适合长期担任本地一把手职务,但是却也无可奈何,因为外地干部不愿来这个穷地方,并且古永达也代表了镇上古姓家族的利益,每当有传言要调离他时,下面的“群众”便会强烈反对。因为高少尘的心情愈发沉重,此种情况之下,想大展手脚,可谓难上加难。
按林云峰的意思,他本想亲自送高少尘去上任,这样可以为他增加威信,可高少尘胸有成竹的拒绝了。高少尘到达古水镇的头天晚上,古永达便召集起所有的八名副镇级干部,向他交待了家底,古永达的行为有种烈士托孤一去不管的架势,抑或是一种下马威:看到了吧,镇里多么困难,这么多年我坚持过来了,现在要看看你怎么搞!古水镇政府的帐面上只有一百多块,拖欠的各种工资福利却达数十万元,而且全镇只有一家养殖企业——杨二国的山鸡养殖厂。高少尘对种种情况早有心理准备,所以他在这个见面会上并未多言,只是说了几句困难重重,我们有信心云云之类的客套话。
夜里高少尘躺在简陋的宿舍床上,镇上的夜晚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安静的能听见自己心跳之声。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思考着如何开展工作,种种的困难就像一团乱麻,他努力的整理依然找不出头绪。恍恍惚惚之间进入了梦想,梦中的高少尘不停奔跑,穿过一片丛林,眼前豁然开朗,层峦叠嶂的山角之下是一片整齐的崭新的民房,田间的人们正在辛勤耕种,完全是一幅和谐美好的幸福画面。梦醒之后高少尘还怅然若失无尽回味,他望着有些残坡的墙壁,与刚才的梦境格格不入,他想也许这就是现实的残酷。
高少尘吃过早餐,上到自己的办公室,把带来的物品简单整理。来时他已把林云峰送他的书法装裱成画,他把画卷小心翼翼的展开,然后又挂到了办公桌背后的墙上。完成这一切,他满意的打量一番,刚才还杂乱的场景已有了办公室的味道,当他继续沉浸于孤芳自赏之中时,五六位老人破门而入挤了进来。
为首的老人问:“你是新来的高镇长吧。”
高少尘看他的神情,应该是退休的老干部,说:“我就是,不知道你们……”
老人说:“我们是这里的退休干部,镇上卫生院不给我们发药了,说政府欠了他们十多万。”
高少尘初到还摸不清楚状况,不好轻易表态,道:“我今天才第一天上班,还不明白原委,要不你们先找古书记谈谈?”
老人有些生气,说:“你们这些当领导的就会踢皮球,我们找过古书记,他说这事归镇长管,以前没有镇长他能管,现在有镇长了他不能越俎代庖。”
高少尘听此一言也有些生气,只好按捺在心底不能发作,好言说道:“各位老同志,我今天是第一天上班,退休干部的医疗待遇政府肯定不会不管,容我几天时间行不?”
老人们看到高少尘的态度不错,不再强硬,就说:“高镇长可要说话算数啊。政府再没钱也不能拿我们老干部的生命开玩笑,怎么说我们都是为党和国家做过贡献的。我们这些老家伙,一天吃不上药,说不行不不行了。”
高少尘心中忧郁起来,老同志为改革开放作出过赫赫贡献,到最后连吃药养老都保障不了,他还怎么有脸坐在镇长这个位置上?这些老同志并不是开玩笑,老人家的身体就像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谁敢保证不出差错?要是哪位同志真的出了问题,就算不是因为没药吃的原因,他心理也过意不去。
高少尘坚定的说:“老同志们,你们放心吧,给我一个星期时间,一定让卫生院继续发药。”
打发走老同志,高少尘心潮起伏,他觉得古永达有些过份,第一天上任就给他难堪,成心是想看他笑话。可这些话只能咽进肚子里,有苦无处诉说,来的时候林云峰一再交代,要注意团结,只有团结才能凝聚力量,才能干出成绩。高少尘也终于明白了一个领导的难处,像东马乡那种团结的班子全中国也不多见,书记与镇长之间或多或少充满矛盾,或者说每个干部之间都有矛盾,而化解这种矛盾就是领导能力的体现,怎样在保持和气的状态下又圆满的把事办了,这就是一种领导艺术。来古水镇上任的几前天,高少尘仔细阅读了迪克威尔逊写的《**传》,书中详尽描述了主席的领导艺术,那就是斗争,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高少尘仿佛看到,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已在他面前悄悄拉开帷幕。
高少尘叫来办公室主任周江,详细询问了老干部们的情况,全镇目前共有二十八名退休老干部,拖欠的退休金和医疗款项有十二万元之多,这是一个颇为头疼的问题,高少尘真想把自己偷偷存的十一万拿出来先垫上,但那笔钱此时早已从他的帐户上飞到了贫困山区。为了稳妥起见,高少尘来古水镇上任前,把这几年煤矿给他的分红,全部匿名捐给了贵州贫困山区的一所希望小学。事情办的神不知鬼不觉,连张英都不知道,他只把汇款单保留了起来,以备他日这用,说不定哪天这张汇款单就会成为他的救命稻草。
周江汇报完情况,等着指示。高少尘开口道:“哎,山重水尽疑无路啊。咱们先去杨二国的养殖厂看看吧。”周主任说好,然后下楼开着镇上唯一一辆破旧的桑塔纳向陈二国的山鸡厂奔去,车上周主任简单向高少尘讲述了山鸡厂的情况。
陈二国是本镇村民,从小酷爱打猎,古水镇山清水秀,以前山上野物丰富,村民打猎盛行,陈二国枪法不错,曾经打死过一头野猪,那是他最引以为傲的辉煌战绩。后来国家收缴猎枪,禁止打猎,陈二国便从山上捉了山鸡来繁殖饲养,渐渐成了规模,现在年产量达一千多只,是镇上最富裕的村民之一。
出发前周主任给陈二国挂了电话,车子刚到门口,陈二国出来热情迎接,高少尘与他握握手,他笑着掏出红塔山发烟。高少尘接过点上说:“烟还不错嘛。”
陈二国客气的说:“哪里哪里,镇长来了,肯定要拿好烟。”
高少尘抽着烟说:“在路上听周主任讲,你这厂子办的不错。”
陈二国脸上透露着农民朴实笑容,道:“都是党的政策好,这两年给我免了不少税。”
高少尘故意把脸一绷,“你别光给我说这些场面话,我想听的是实际情况。”
陈二国脸上的笑容灰飞烟灭,说:“实际情况不乐观啊镇长,别看我这厂子大,每年都在赔钱哩。”
高少尘脸上有点真的罩不住了,问:“你要赔钱,其它人岂不要喝西北风?”
陈二国看看周江,欲言有止的样子,周主任说:“高镇长,别光顾着说话,咱们进去参观参观。”
高少尘猜测陈二国也许有难言之隐,没有追问,跟着他们身后进了养殖厂,三名工人正在给山鸡喂饲料,陈二国在旁边不断介绍:“文安县的市场上山鸡品种不少,但我养的是正宗的山鸡,是从山上捉来交配繁殖的纯正品种,味道鲜美,口感清甜,营养价值高……”
高少尘一边参观,一边点头,接过陈二国的话头:“既然你的山鸡这么好,怎么还赔钱呢?”
陈二国又看看周江,周主任这时说:“看我干什么?有什么话就讲,镇长在这给你作主呢!”
陈二国来了勇气,道:“这还不都怪你们这些领导?领导想吃了,就捉几只;上面来人了招待,要杀几只;吃完了还得送几只带回去;每年逢年过节得送几只……这几只几只的算下来,就是一批不小的数目,镇长你说能不赔钱么?”
高少尘被问的哑口无言,以前他跟着林云峰下乡,也免不了带些土特产回去,而且都是被下面的乡镇领导强塞进车里,你不要仿佛就成了仇人似的。可他从来没有想过会给村民造成困难,他也一直忽略了积少成多,现在的干部吃喝拿要似乎是普遍现象,大家也一直认为这不算贪污受贿,的确一点土特产没达到贪污受贿的条条框框,可谁想过给农民的伤害呢?陈二国的话让高少尘触动良深,他决定要改变这种现象,至少要在古水镇改变这种现象!
高少尘艰难的表态:“陈二国你放心,从今天起,你的山鸡不再招待任何领导,只要我当一天镇长,就一定要刹住这股风气!”
陈二国有些感动,山里的农民朴实不会讲客套话,只道:“谢谢镇长,谢谢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