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事不单行(八十五)
“这里是天子脚下,我天天在家里,能出什么事?”
聂宇平不信。Www.Pinwenba.Com 吧
若非如此,她为什么处心积虑要拖住七爷,不许他回京?甚至不惜破坏他的差事也要达成目的!
杜蘅俏脸一沉:“他带的人再多,我一个都不曾见过,唯有你去,我才放心。”
聂宇平知道她的脾气,看着和和气气很是随和,其实说一不二。
劝说不成,只得恭敬地应了:“是。”
杜蘅松了口气,拿出一张纸递到他手里:“路上没事的时候,把它背熟了,等见着七爷照做就是。”
聂宇平疑惑地瞥了一眼,见纸上密密麻麻开了一堆诸如,防风,白芷,陈皮等药名,甚至还有白醋,石灰等物。
分门别类,仔细地标注了用法及用量,字迹不似平素的工整,略显凌乱潦草,墨迹未干,显然是匆匆写就。
聂宇平很是惊惶,实在忍不住,多嘴问了一句:“七爷患病了?”
“有备无患。”杜蘅不愿多说,一语带过。
跟他交待起一路上要注意的事项。诸如,要勤洗手,勤换衣物,吃的东西千万小心,尽量不用店里的餐具,谨防病从口入。到一处地方,要先以艾叶熏炙,实在没有洒些醋也行。到了大泽郡,亦不可掉以轻心。
住处一定要洒上石灰,不要嫌麻烦,在门房处设药物熏炙房,出入都要先以药物熏过。接触了外人,尤其要注意。
最后,万一的万一,随行之人若有人患病,一定要先隔离起来,直到确定痊愈才可放出……
她说得极细致,絮絮地说了小半个时辰。
聂宇平越听越心惊,声音都变了:“大小姐,你可是收到风声,有时疫暴发了?”
杜蘅抿了唇,半晌才道:“你知道时疫?”
“我活了这把年纪,”聂宇平苦笑,声音低至几不可闻:“还有什么事不曾见过?不瞒大小姐,我的妻女便是殁于太康七年,登州那场大疫中。我九死一生,幸得遇见顾老爷子,才免于一死。”
时年春天大水,五月至八月大旱不雨,大饥,人相食,八月大疫,死者多至不能殓,逃散者不计其数,至今记忆深刻,不堪回首。
杜蘅心头一震:“你认识外公?”
聂宇平深深看她一眼:“不止我,林小志他们也都是受了顾老爷子的遗泽,才能苟活于世。”
若非如此,这些人又怎会甘愿屈身在这小小的后宅,保她一人平安?
杜蘅错愕:“你们,不是萧绝的人?”
聂宇平微笑:“我们的主子,一直都是大小姐。”
七爷,不过是暂时代为管理而已,最多只能算半个主子。
杜蘅张口结舌。
这时才省起,从见面到现在,聂宇平一直叫她“大小姐”,从未唤过一声“二小姐”。
初时,她只当他是不清楚杜府情况,才会叫错,连带着林小志一帮人,也都叫她大小姐。
她纠正过一二次,聂宇平笑而不语,过后照叫“大小姐”。她想着,大小姐就大小姐吧,也不是什么大事,由得他们叫去。
万没想到,内里竟还有此曲折。
这些人奉了外祖遗命,是顾家养的死士,自然奉她为主,又岂会愿意尊杜家小姐为主子?
奇怪的是,外祖做了如此周到的安排,当她遇到危险时,聂宇平等人就该护她周全。为何前世始终不曾露面,任她孤军奋战,被柳氏侵吞家产,惨死在燕王府的后宅之中?
然,此时却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
杜蘅定了定神,强行压了心中疑惑,把话题重又拉回来:“去冬今春气候反常,山东又有大旱和飞蝗,恐春水过后时疫流行,这才做了些安排,并不是有确切的消息,先生勿慌。”
她将炕桌上的大包袱推了过去:“这里面,是我配治的一些防疫病的药丸,你随身带着,等到了保定会齐了萧绝之后,可将之取出分给随行之人。”
聂宇平何等精明?
见她嘴里说得轻松乐观,做出的安排却是细致周密。尤其这些药丸,断不是仓促间拿得出来的。
再细一回想,大小姐年前就央着七爷调了一大批药材入京,想来那时就开始在做准备。绝不会是“有备无患”这么简单!
想着顾老爷子的遗命,聂宇平心中五味杂呈。
主子冷静睿智,深谋远虑,本该额手称庆。
只是,她始终只是一个闺阁弱质女流,得个有情有义的郎君,举案齐眉,白首偕老才是正途,何苦将她卷入朝堂之事?
“萧绝只怕已动了身,他脚程快,又急着回京,这会子说不定已经走出几十里了。好在,他们人多,先生却只有一人,还要辛苦先生星夜兼程,尽量赶在萧绝的前头进入保定。”
杜蘅这时便有些懊恼,早知流一缸眼泪也留他不住,不如不动声色潇洒放手。
现在弄巧成拙,害得他归心似箭,人还没走,已算着何时回京。
就怕后来的安排再多,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此时城门恐已关闭,先生可能设法出城?”
“能。”
杜蘅亲自把聂宇平送到门外,千叮万嘱:“七爷就托付给先生了,切记切记。”
“大小姐放心,”聂宇平正色道:“受人所托,必倾力相助,即便聂某人头落地,也必护得七爷安全。”
兹事体大,聂宇平怕城门关闭,不敢有误,提了包袱上肩,匆匆收了几套换洗衣物,策马疾弛追赶萧绝而去。
杜蘅返身入内,吩咐紫苏:“把初七叫来。”
初七早已把方才的不快抛到脑后,笑嘻嘻跑进来:“师兄现在有空陪我玩了?”
不见萧绝,很是郁闷地鼓着腮帮子:“师兄好讨厌!每次来都只顾和小姐说话,都没抽时间陪我。”
“你想不想跟师兄在一起?”杜蘅忍了心酸,笑道。
“嗯!”初七用力点头,老实道:“这里不好玩,每天都闷在家里。”脸上浮起笑靥:“不过,有很多好吃的!”
“对不起,是我不好!”
初七眨了眨眼,急急道:“我很喜欢小姐呀,只是你都太弱了,不能跟我玩。”
杜蘅爱怜地摸了摸她的头发:“明明是一只鹰,却非要圈养在笼子里,你又怎么可能会快活?”
初七满眼疑惑,东张西望:“小姐买了只鹰吗,在哪,我怎么没看到?”
杜蘅却转了话题:“师兄要跟你做游戏,你要不要玩?”
“要!”初七两眼放光,立刻把那只“鹰”抛到一边。
“师兄跑到很远的地方躲起来了,你敢不敢去把他找出来?”
“敢!”初七很是兴奋,答得豪气干云:“我最拿手就是捉迷藏,就算他躲到天边,也能把他找到!”
“哇,初七好厉害!”杜蘅笑着竖起大挴指:“不过呢,陪你玩之前,师兄还要到大泽郡去办件事。所以,在他办完正事之前,你不能被他发现,明白吗?”
初七点头:“师兄要办正事,我乖乖在一边自己玩不吵师兄。不然,师兄一生气,就不跟我玩了。”
“真聪明!”杜蘅莞尔。
“不过,”初七很忧愁:“师兄什么时候才办完正事呢?”
“到了大泽郡,你偷偷去见聂先生,他会告诉你的。”
初七迷惑了:“聂先生也跟我们一起玩吗?”
“嗯。”杜蘅点头:“你跟聂先生是一国的,所以你要听聂先生的话。”
“哦。”初七似懂非懂。
“如果,”杜蘅想了想,又道:“聂先生跟师兄吵起来,你就偷偷过去,把师兄打晕了,明白吗?”
初七歪着头,很是奇怪:“捉迷藏,为什么要把师兄打晕呢?”
杜蘅滴汗,只得胡乱搪塞:“打晕了,让聂先生藏起来,然后你再去找。”
“可是,”初七蹙着眉,很是苦恼:“去大泽郡的话,就得离开小姐了呀!师兄说了,离开小姐了,就再也不理我了。”
“这次不一样,”杜蘅柔声哄她:“是师兄要跟你捉迷藏,也是他自己跑到大泽去的,自然不会怪你。”
“真的?”初七半信半疑。
“我的话你也不信?”杜蘅不高兴了。
“信!我信!”初七急急道:“除了师兄,我最喜欢小姐!小姐说的,我都信!”
杜蘅还有些不放心:“万一师兄发现了你,发怒要赶你回来,你也绝对不能把要打晕他的事告诉他哦。”
“为什么?”
“告诉他了,他就有了提防,你就输了啊!”紫苏道。
“输就输!”初七白她一眼:“师兄说了,胜负是兵家常事。今天输了,明天赢回来就是!赢就要光明正大!我是好孩子,才不跟师兄说谎!”
紫苏被她堵得哑口无言。
七爷可真够无耻的,自己坏事做绝,为达目的什么阴损的招都使,却敢大言不惭地要求初七光明正大!愣把初七这单纯滴孩子骗得被卖了还起劲地帮他数钱!
眼前倏然浮起萧绝一脸玩世不恭,噙着抹漫不经心的笑容站在眼前的潇洒风姿,杜蘅不禁眼眶一红。
怕被人瞧见,急急低了头,飞快地抬手抹去泪痕。
紫苏却已看在眼里,暗自叹了口气,道:“七爷说得不错,说谎的确不是好孩子。不过,咱们只是暂时不告诉七爷,不算说谎。”
初七想不明白,去问杜蘅:“暂时不说,就不算说谎吗?”
“嗯。”杜蘅点头。
“那,什么时候可以说?”初七还在纠结。
“游戏做完之后。”
“哦。”
怕她再纠缠,紫苏赶紧把收拾好的包袱交到她手里:“香囊里的药记得五天一换,药每天都要吃,知道吗?”
“不是十天一换吗?”初七又有疑问。
“出门在外,不比家里,换勤一点好。”杜蘅解释完,又问:“记得哪个是吃的,哪个是放香囊里吗?”
初七笑嘻嘻地点头:“大的苦放香囊,小的甜,好吃。”
紫苏一听,坏了!这小祖宗,可别一时嘴馋,把药丸当成糖豆,几个月的量一天之内给嚼完了!
杜蘅也是一样的想法,忙道:“一天只能吃一颗,可不能多吃。不然……”
“啰嗦,说过很多次了!”初七还颇不耐烦,翻了个白眼:“吃多了肚皮会破,肠子流出来,很难看。”
说完抓起包袱往肩上一挂,嗖地一声跃上房顶,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中。
杜蘅怔怔地望着窗户发呆。
把初七派出去阻止萧绝,这着棋也不知对是不对?
“她能找到七爷吧?”紫苏好担心。
“前世谁把咱们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杜蘅淡淡道。
初七只是心智未成熟,与人交流存在一些障碍,不妨碍她的生活。
所以,她并不担心初七找不到萧绝,她担心的是找到之后的事。
“倒也是。”紫苏撇撇嘴,终是按捺不住:“小姐既是如此放不下七爷,何不跟了他一起去大泽郡?有小姐同行,七爷性命当无碍,也可避了京中这场大祸。就算……”能跟萧绝死在一起,也算死而无憾了!
杜蘅默然半晌,轻声道:“倘若我就这样去了,大仇谁来报?岂不是辜负老天给我的这次机会?”
“可是……”
杜蘅挺直了背脊,眼里着令人心悸的幽光:“你放心,倘若他真有不测。我,我必以命还他。”
不意她竟说出这番话,紫苏讶然抬眸。
想要劝她几句,嘴唇翕动一下,终是化为无声叹息:“夜深了,小姐歇了吧。”
立夏一过,天气渐渐热起来,春衫才刚上身没几天,紧跟着就要换夏装了。
二十来天的时间,从冬到夏,走过了三个季节。
园子里的花木,也都紧赶慢赶地凑在这一段时间里争奇斗艳。一时间,倒是满园姹紫嫣红,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初四这天,白前家里捎信来,说是她老子娘病了,要她捎些银钱回去抓药。杜蘅给了她一天假,赏了她些药材,并十两银子。
白前很是担心,急匆匆地回去,到法。
“娘那里,先别乱说话,省得惊着她老人家反为不美。”杜谦又叮嘱。
杜蘅颌首:“我命人送了药丸去,只说是安神定惊,清火润肺的。若是祖母问起,父亲便也照这个话回吧。”
“嗯。”杜谦点头。
父女两个又谈了几例病例,发现病情都惊人相似。
先是着凉引发头疼,接着上吐下泄,之后开始发烧,用了药之后,稍好一些,又开始咳痰……
请医得早,用药得宜,病兴许就慢慢好了。
若是不幸,拖延了那么一二天,又或者请到一个庸医,用的药不对症,那就对不起,只好请你换个地方去感受感受另类人生疾苦了。
杜蘅还好,早有了心理准备,万事齐备,只等时疫暴发时,默默地施医赠药,以赎其罪。
杜谦却是胆颤心惊,一夜碾转犹疑着,到底还是没能下决心递折子,上达天听——与其做根出头的椽子,不如静观其变,随大流。
反正,出了事头上还有医正,左右院判顶着。至不济,还有十几个年龄资历比他老得多的太医国手在。
他一个新进的太医,又因杜蘅之婚事,多次被人言推上风口浪尖,何苦去出这个风头?
不过五日,白前家里传来噩耗,说是她娘殁了。
如同晴天霹雳,白前晕晕乎乎地,完全不敢相信:“不可能,我回的那天,娘明明大有起色,这些日子药又没断,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来接她的是许遥,哭道:“娘舍不得那些药,说已好得差不多,再不肯吃。还让爹把剩下的药材拿出去卖了,得了五十两银子……”
白前哭得昏过去:“娘,你好糊涂!”
白蔹心有不忍,几个人私下凑了份子钱,来向杜蘅告假,打算一起去白前家吊唁。
却被紫苏拦了:“现在是什么时候?可不能乱蹿,万一惹了病回来过给小姐,你们担待起吗?”
又取了五十两银子给白前:“我说话直,你别着恼。回去跟你老子哥哥们说,人已死了,该早些入土为安。不要停灵,赶紧买副棺材,送上山去,就算你们尽了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