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
那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我们不为任何其他利益而找寻智慧,只因人本自由。Www.Pinwenba.Com 吧
亚里士多德
不知在什么时候,中国流传这样一句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这里的读书,既不是为追求真理,也不是为经世济民之学,学的全是为君王分忧之术,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为统治者统治人民服务的学问。
读书是为了当官,当官就是为君分忧,忠君之事。那里有以前读书人为天下的胸襟。
御用文人成为读书人的最高追求,私下里是为自己飞黄腾达,富贵荣华。这一变化,从什么时候开始,笔者认为是宋朝。
从此,中国的读书人远离真理和科学技术,从而使中华文明逐渐僵化,衰落,奴性文化占据了整个文化的主要部分。
从此,中国的科学著作慢慢减少,流传下来的如《梦溪笔谈》等,都是一些文人的闲暇笔记,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著作。没有了科学著作,科技的发展也慢慢停滞。技术的偶然进步,也不足以改变整个社会的进程。
宋朝是中国科技,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可它并不像前一个高峰春秋战国那样,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有积极意义的深刻影响和改变。
第一节逃生
张若水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辆马车中,自那次中伏后,他先是被化功散化去内力,又被慕容东城的玄冥神掌击中,伤重异常。可玄武吴明正是木宗正宗弟子,精通医理,医术之高可谓神妙。
在吴明的精心治疗下,化功散之毒和玄冥神掌之伤不过月余尽祛。
但张若水此次数次强提真元,已是元气大伤,更令吴明为难的是,此次张若水所受打击最重的不是身体伤病,而是他的心,先是身边的亲近之人,背叛或离世,这对任何人都是不少的打击,接着传来的消息是,此次明教所受损失之重已超出他的想象,可以说明教已经覆灭,只除玄武堂稍存一点元气,其它三堂,青龙重伤不能出,已不知隐于何处,青龙堂精英损失殆尽,白虎堂除白虎一人生死不明外,其余更是全部战死,朱雀堂在朱雀的东奔西走招览下,也仅余一些鸽组的隐秘人等,其余九舵要么全部战死,要么被击溃,要么背叛投降,已是名存实亡。
更紧张的是,现今七大名门集合正派人士与官府一道对明教普通信众大肆捕杀,他们往往整村,整镇的杀戮,使福建,江西一带明教信徒血流成河,十室九空。
张若水听到这些消息,当即一口鲜血喷出,晕了过去。张若水武功达先天境界,如此接二连三的打击,仅使他修炼的元神受损,炼气修真之士,能修炼出元神,那可是不小的功绩,历来修炼成功者廖寥无几。
这样一来张若水武功就只剩下平日两成。这元神的修炼全靠自已顿悟和机缘,就算玄武吴明医术神妙,也无能为力,在如今张若水心神激荡下对元神的修补和修炼更有害无利,只好择地静养。
于是“玄武”吴明在一处秘密的山庄安置下张若水,派武功最高的五绝护卫。此地远离福建,江西,在苏北一处山清水秀,偏避幽静的小村庄中,这里明教势力还未到达,官府和寻常人对明教(魔教)并不甚了解。
张若水和五绝等打扮成寻常的百姓,原不易被发现,玄武吴明在此明教危难之际,自是四处奔波,想尽量保住一些基业,
可是那里想到,此次明教惨败,令众人的信心遭受重大打击,教内弥漫着失败的阴影。原本是“玄武”心腹的五绝之中也有人发生动摇。在官府重金悬赏的诱惑下,五绝之中的火烈竟然向官府告了密。
很快,剑僧色空和虎捕孟康,豹捕欧鹏率领刑部一班高手在一个黎明时分悄悄掩杀了过来,要将这明教(魔教)之首小张魔王擒获,在“断金”,青木,翻江,钻地,其余四绝的拼死保护下张若水奋力杀出重围,可由于受伤和真气损耗过度,张若水在只身冲出重围后,竟然昏到在路旁。
张若水时醒时睡,眼中尽是青木手提青木盾奋勇拦截剑僧色空的场面,在剑僧慧剑的攻击下,青木身上裂开一个个伤口,鲜血四溅,令周围空气都似有了血色。青木出身木宗,木宗木甲神功本有刀枪不入的神效,可剑僧“佛门慧剑”又岂是一般的剑法,青木死战不退。
翻江和断金也是一样,冲上去挡住刑部虎捕,豹捕和他们率领的一班刑部高手,这一切只是为了他小张魔王脱身。
钻地则一下背起张若水,入地穿行“土遁”,终于冲出了村庄,进入林中,可名捕到底名不虚传,他们精于追捕之术,很快又围将上来,钻地只喊了一声“教主快走”,反身杀向追来的捕快。
张若水脸上红光顿起,神剑“太阿”亮如太阳,虽只剩三成功力,可挡者披靡,一下杀出一条血路。
就在这时,突然眼前黑影一闪,铛的一声,一柄黑黝黝的铁拐正击在太阿神剑上,张若水到底功力未复,大力之下太阿神剑竟被击飞,原来是虎捕孟康到了。
张若水在连番打击下,顿觉心灰意冷,只好闭目等死。
突然,地下生出一双大手,牢牢抓住虎捕的双腿,是钻地又赶来救他,张若水一声长叹,知钻地凶多吉少,不忍错过他用性命换来的机会,便用月魅诀如鬼魅般从虎捕身边穿过,一口气冲出重围,不想一口真气用完,竟晕到在路边,幸耳“月魅”诀神妙,已甩开追兵数十里。
在矇矇中,张若水一翻身,不禁引起身上伤口的阵痛,不由“哼”了一声,只听有人说:“小哥醒了”。
张若水睁眼一看,有三,四人围在身旁,最近是一位胡须花白的老者,此人面目慈祥,却透着一般精明,衣着华丽,显见身份不俗。
张若水道:“我这是在那里”?
只听旁边一年轻人道:“你这是在我们源盛昌的马车里,是我们大掌柜见你晕倒在道旁,命人将你救起的”。
源盛昌张若水知道是蜀中最大的蜀锦商,他虽未亲自和他们打过交道,却也知他们的盛名。
那慈祥老者问道:“小哥那里人,为何重伤在道边”?
张若水本是才智高绝之人,此时已想好怎回答,当下道:“小生吴岩,是苏北吴家庄人士,日前有一伙官兵,溃逃到我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小生拼死逃出,不想却到了这里,多谢老丈救命之恩!
那老者又问道:“那小哥说得怎是官话,全无苏北口音”?
张若水道:“我幼年就出外求学,本在石鼓书院求学,年前因家中父母故去,才回到家中,因经常说官话,所以家乡口音不重”。
那老者接着问题:“那小哥家中还有什么人”?
张若水脸色一黯,道::“本有一位妻子,不料也于三月前病故,如今小生可算家破人亡,不知到那里安身”?
那老者方似松了口气,道:“原来是位读书人,老夫先前就看秀才不似恶人,方才救了,哎,如今兵荒马乱的,秀才遭遇虽惨,却也不是什么离奇之事,秀才就先在这里好好养伤,其它等伤好再说吧”!
张若水忙连连道谢。这一下偶遇,也许是天不亡小张魔王,仅是他逃离了官兵的追杀,只因源盛昌势大名高,一路上到也无甚阻隔,终于顺利到了成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