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
有人说:我只求结果,不管过程。Www.Pinwenba.Com 吧可他们想过没有,人生本身就是个过程,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仍你是王侯将相,还是布衣百姓,结果都一样,只是过程不同。
在短暂的人生里,梦想和希望是黑暗中的曙光,没有梦想,那就意味着平庸,没有希望,那就是行尸走肉。
有的人走着,却困在原地。有的人活着,就好像死了。
这一路果然无甚麻烦,这日看看到了健康府。这健康府乃是长江要地,龙盘虎踞,向有王霸之地之称,三国时孙仲谋据此与魏,蜀鼎足三分天下,东晋时司马氏也是据此割江而治。南宋初立时,李纲等大臣力誎宋高宗赵构据此筹划北伐,不料赵构畏敌如虎根本不想北伐,迁都吴地临安府(即杭州府),从此北伐之势弱咦。
其时,南宋贸易颇为繁荣,不管是与北方金,西夏,还是海外诸邦,俱都往来甚频,这建康府既是长江水道要冲,自是商贾云集,十分繁华,盐,酒,瓷器,茶叶,丝绸等俱都十分丰富,是仅次于临安府,成都府,广州府,泉州府的,说他故意引起宋金纷争,这一来只怕坏了朝中主战派现今对金的防御之策。
这边,张贵道:“大人身边亲随已然不多,如蒙不弃,我等愿为大人护航。”
吴璘看了看秦原道:“我也想与秦公子叙谈一番。”他见秦原武艺高强,又是一书生,已有爱才之意。
秦原见这等情形,又恐刺客再来,当下说道:“我等自当为大人效力。”
吴璘修书一封,张贵命人星夜送至临安右相陈康伯府上。
船一入西陵陕,就已入长江三峡,两岸峭壁如削,天开一线水流湍急,形势险恶,张贵自去找纤夫拉船,两岸号声不绝,间有猿鸣鹤啼之声。
秦原与吴璘临窗而坐,饮茶闲谈,青松道人伤势未愈,自在舱中调养,一路之上,青松道人虽对秦原相待有礼,但颇为疏远,须知宋人最重正邪之分,他自视秦原为魔门之人,自然防备有加,远不及吴璘对秦原那般坦诚以待。
两人说了一会闲话,吴璘忽问秦原身世背景,原来这吴璘,自处大任,时以天下兴亡为已任,实是当今不可多得的一位良将。他爱秦原之才,颇有招纳为朝廷所用之意。
秦原敬他为人高风亮节,忠心体国,自也不瞒,如实相告,虽然言语简略,却也说得十分清楚明白。
吴璘听后一惊一喜,喜得是他知无不言,全无隐瞒相欺,惊得是他遭遇之奇,不但与江湖七大名门颇有瓜葛恩怨,而且还与江湖绿林道相交颇厚。
稍后,吴璘道:“秦公子为人直爽,本官颇为欢喜,本官与七大名门虽交往不多,但朝中也有几位好友,可与秦公子代为说辞,已消各大名门之仇怨,公子如有意为朝廷出力,不如随在本官帐下,谅他人也不好为难。”要知吴家二世镇蜀,在蜀中名望极高,再加他官阶之尊已立当朝极品,说这些话也非妄言。
秦原一则知慕容东城现今不会放过自己,二则也知吴璘这样的忠臣良将朝中已不多,恐连累他反受其害,这是不是又失去一次安身之处,注定要漂泊,也只好这样了,思索良久,拿定主意后道:“多谢大人好意,可为国为民不在庙堂之上,也能做不少事,以后只要大人用得着在下,只须片纸,小可立马便到,再则以小可现今之处境,恐难立于朝廷之中。”
吴璘见他如此说,也知其所言不差,无奈道:“只好如此,当今国势艰险,我辈自当为国为民尽一份力,以后本官可真凭片纸招公子来助我一臂之力嗷。””
秦原站起深施一礼,道:“在下自当誓死效命。”
自此之后,两人关系更加投契,渐成忘年之交。,
长江三峡虽险,但当时船已行走自如,一路相安无事,不日已到万州(即重庆),当下秦原别过吴璘,张贵,匹马往蜀山而去。
张贵也自去川中办事,吴璘这一别后,由于形势所迫,朝廷终授他四川宣抚使之职,全面负责川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