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亦代 缅怀聂绀弩
自从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作协现代文学馆为聂绀弩诞辰90周年召开座谈会的请柬,对绀弩的思念始终萦绕我的心头,久久不散,而且越来越强烈。Www.Pinwenba.Com 吧特别在座谈会上听了丁聪、吴祖光二位谈及老聂的往事,心情更是不能平静。
他们二位自称是五七届“北大(荒)同学”,而且以热烈的口吻回忆同老聂在一起的日子,但在这些思往言辞的背面,我却感到那些日子的苦涩和凄惨。在祖国的大地上正照着一片明亮阳光,而在这一冰天雪地的荒原里,只是一垛生死关心的门坎。多少有为的人在这里落入死神的魔掌,幸而逃生的人也都是梦残魂断了。但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坚强的,特别是那些堕入噩梦的人,他们舐干了身上的斑斑血渍,重又站起身来,迎接祖国母亲的召唤。老聂就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
吴祖光说老聂是传奇人物。他是弃文习武投奔革命的书生,是文坛继鲁迅茅盾之后的一位学贯古今的大师。他写的杂文可以媲美鲁迅,他的旧体诗开创了以时代精神贯入诗意的前路,他对古典文学的研究,独辟蹊径,树一家之言。总之,他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读书人,他是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以无期徒刑在山西的班房里,将马克思的《资本论》通读了4遍,写下了几十万字的笔记,可惜这些笔记已成为“反动言论”而不知所终,如果留至今日,则他必为后学者,开启了读《资本论》的门径。
我和老聂相识是在抗战后期的重庆,但是我知道他却远在抗战初期。我读了他在《野草》杂志上写的文章,深为他的犀利与深邃的笔锋所倾倒。他大我10岁,我虽然叫他老聂,衷心则以师事之。
1962年到“文革”前期,他住在京西半壁街,我是他家的常客,有时他和周婆(周颖大姊)也来前纱络胡同我的寓所小坐。
纪念,但牵延至今,始终认为是一笔人情债。以老聂的身体和他的乐观天性,他原是可以活到90岁的,如今只留得友人们对他的思念了,能不痛哉!
1993年1月8日雪朝于听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