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第九份工作 腾耀的重获新生2(1 / 1)

生活不相信眼泪 鲁中堂 1738 字 6天前

第九份工作 腾耀的重获新生2

除了找工作外,我大部分时间去北大青鸟的中青培训学校学习。Www.Pinwenba.Com 吧我接触到很多和我一样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学习者。

其中一位同学是街边报刊亭的报纸投递员,初中文化。他送报纸有几年了。担心以后到了艾服之年时,不能再风里来,雨里去的送报纸了,想趁着年轻,学一技之长。拿出全部积蓄,来学校报名学习,他是脱产全职学,春秋交替,已经两年了,现在学最后一期的课程。他独立完成的“图书馆管理”软件我拜读过,虽不专业,但也初具规模了。

另外一位同学,也是初中毕业,他和我境况相似,住在城中村,老婆在杂货店里带孩子。他是边工作,边来这里学习,刚学完了第一期课程。

这些有志青年让我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身边肯定还有很多一样对命运不低头的人,这也是我写此文的又一动力源泉。虽然我今天也才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离成功尚早,但我要告诉和我一样坚持不懈五湖四海的朋友,你们不是孤军奋战,你们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

学校里我还认识了两位莫逆之交,裴元中和程英国,他们天资聪颖,做了许多小软件。我经常向他们执经叩问,他们均是诲人不倦。他们还告诉我,网上也很多关于软件研发的教学视频,可以免费下载来学习。教学视频可以反复播放,我虽然呆头呆脑,但是相信将勤补拙,这正好满足我这个悟性差人的需求,唯一不足之处是不能与授课老师互动。但凡能抽出时间,我就会逐集的重复播放。

每年的春季是公司招聘和人才流动供需两旺的季节。“中国人才热线”网站上有则招聘启示,一家坐落在华强北名为腾耀的科技公司招聘上位机开发人员,我投了简历。不想才过两个小时,对方打电话及我,让我参加面试。

接待我的是文员王桂英,四川女孩子,她甜美的笑容,让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公司要求当场填写求职简历,当填写我离开上家公司的原因时,我犹豫不决。王桂英嫣然一笑说:“没有关系,随便填写。我刚来公司时也是随心所欲填写的。”这么宽松的人事环境,我还是头一回遇到。我慎重落笔,填写了“想从事开发工作”的字样。

笔试题目在行家里手眼中简直易如反掌,完全出自谭浩强大师《C语言程序设计》的经典教材,原题也不乏其中。然而我是勉强作答。幸好公司经理吕先生硬件研发设计出生,对于我这份差强人意的答卷,他也认可了。腾耀科技是台湾人在深圳创办的公司,请香港籍吕先生帮忙打理,他职位虽然只是主管,但实际是这家公司擎天架海的总负责人。我非常渴望能来这里工作,我告诉他,“自己酷爱研发,也付出了很多努力,恳请他能给我机会。”他问我:“待遇要求多少?”考虑前几日的面试,国软的洪经理说我要的薪酬太低,我斗胆说:“希望能达到2200元的月薪。”洪经理目瞪口噤,他强调说:“我们这里不包吃住的哦。”我告诉他:“2200元我心满意足了。”他会心一笑,对我说:“如果用我,就给3000元的大洋。”我喜忧参半的问他:“什么时候可以给我答复?”他思索片刻回答道,“这周星期三,如果我收到电话,就是被录用了。今天才周一,他还想百里挑一,筛选下求职者。”

回家,妻问我面试的情况,我全盘和出,详细的告诉她经过。她无精打采的说:“又没有戏了。”我不以为然,妻说:“你觉得这两天别人找不到比你更合适的人么?”是啊!中国什么都不多,就是人多。腾耀公司只要一名开发人员,深圳的求职大军如此庞大,我也没有过人之处,不录取我也天经地义。如此一想,刚才那股兴奋劲像放了气的皮球,一下子全消了。但心里还尚存一丝希望,一切听天由命。

2006年3月15日,这天注定让我终身难忘。下午三点半钟左右,我还在北大青鸟学校机房调试程序,王桂英给我来电话了,她神采飞扬说:“吕经理让我明天去公司报到上班。”听到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不亚于买彩票中了大奖。我完全再也静不下心来写程序了,和旁边的同学道别之后,骑上我的“宝马”自行车飞奔回家,让妻也能早一秒分享这份枯苗逢雨的喜悦。这个日子也被吕经理铭记在心,2013年我拜望九天齐公司的掌门人吕哥时,谈起当初往事,他和我一样记忆犹新。

第二天上班,吕经理告诉我试用期三个月。我拍着胸脯告诉他:“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一月足矣。”吕经理笑了笑,用夹杂着严重粤语腔的普通话说:“真系(是),真系(是)。”

按照外企的习惯,每个职员都有英文名字,大家都亲切的喊吕经理“ALEX”。ALEX的中文全名是吕志港。有次大家一起谈笑风生,我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志港取志在香港之意啊。”他深以为然说:“系啊,当初他父母取名正是此意。”吕经理确实是位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他对每位员工都很关心、爱护。他虽只长我两岁,但为人处世颇为得体。他将我们看成他的兄弟姐妹。时常对大家嘘寒问暖。ALEX后来离开腾耀公司,出任九天齐科技的总经理时,多数腾耀的兄弟姐妹都络绎不绝来投奔他。甚至一些曾经在他手下效力,在他尚未离开腾耀公司就已离职的员工也再次回到他的麾下,可见此人的人气有多高。

腾耀科技是家集单片机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单片机内核的研发、生产都在台湾进行,深圳这边做些产品应用和方案设计,以此支持销售。我过来之初被安排做两项工作,一则是做各种型号单片机的烧录器软件,另外是维护修改单片机仿真器程序。在那个开发工具delphi大行其道的年代,台湾经理选择它的兄弟工具Builder C++让我使用。这两款开发利器,我都没有接触过,本来VB6.0、VC6.0和JAVA工具就让我云里雾里,稀里糊涂了,再学这个更是糊上加糊。这里我要提醒一下研发路上的初学者,千万不要一口气学数门研发语言,任何人都不可能在短期内掌握多种开发工具的,精通一门就好。至于学哪门呢?哪门简单学哪门,哪门和你有缘学哪门(比如你所在的公司用JAVA工具,就学JAVA)。

公司派单片机工程师马飞飞引导我做烧录器软件,马工已经设计了该程序的大致框架。腾耀的单片机采用的是4位和8位型号的处理器,ROM(只读存储器)和RAM(读写存储器)的容量都很小,C语言写的程序资源太大,无法在这些单片机上运行。马工他们都是用汇编语言编写软件。马工用的是结构化编程思想,面对对象的编程方法他以前完全用不到。结构化编程写几千字节的程序基本没有问题,但是写烧录器这样编译后有数十万字节的程序就力不从心了。

国内的开发人员,特别是作坊式公司的软件研发队伍,都没有按照《软件工程》的步骤要求,对准备开发项目或者产品进行前期调研,项目可行性分析,资源、进度、质量保证和风险等评估,再出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具体编码,阶段评审,阶段测试和集成测试,最后项目或产品研发完成进行系统测试,上述工作完成后归档,进行总结,知识沉淀等工作。按照软件工程的标准设计产品和做项目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每个步骤认真执行需要耗费时日。

没有做的原因无非是下述三点原因:

一、老板层面没有这样意识,由于要赶工期、任务,受项目受交付时间的约束,产品要尽快投放,抢占市场先机,老板希望看到的是最终的结果,其他工作不需要做,实际上和那则“空中楼阁”故事中的富翁没有什么两样。一位富人看见人家一栋楼的第三层修建的美轮美奂,找当初做这栋楼的工匠帮他建造,但是富翁只要第三层,工匠无能为力。这则故事蕴含的道理,顽童小儿皆能明白,但是回到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常犯同样的错误。

二、研发人员不积极的态度也是这些工作没有做的重要原因。如今,我带了一帮徒弟,我让他们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设计产品,每个步骤都要参照模版留下文档记录,有人却不屑一顾说,“这是公司文员干的工作,他们做是大材小用。”在他们眼中,编码是面子工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但是他们说的文员是无法完成这项工作的。评估、分析、编码、检验都是研发人员设计的,方案全在他们大脑中啊。

三、如果上述两点还是态度问题,浑然不知还有这些工作要做的设计人员也是大有人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