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七份工作 科讯的迷途知返1(1 / 1)

生活不相信眼泪 鲁中堂 1766 字 6天前

第七份工作 科讯的迷途知返1

(2003年11月-2004年2月)

带着无尽的眷恋、无限的遗憾和有限的人民币2000元钱,我离开了正亚公司。Www.Pinwenba.Com 吧回到家里,刚过晌午。没有语言的交流,妻子也明白了一切,她没有埋怨,没有责备,关切的问我:“吃了么?”我答道:“不饿。”记得小学时代有篇课文,是郑振铎老先生写的,书中描述了早年他在外面挖了一天煤,空着肚子回家的情景,和我现在有什么两样呢?妻子心疼的说:“我给你做饭吃吧,别想太多了,没有关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没有吭声,看了一眼妻子怀中的孩子,我说:“我去一趟网吧,更新下简历。”就出门了。

网吧的人很多。大白天网吧的人怎么还是那么多?指挥着变形金刚似的人物在闯关升级打游戏的,带着耳机目不转睛看网络电影的,同时开了多个QQ与人谈的不亦乐乎的,看他们的年龄基本和我相仿,他们是衣食无忧呢?还是闲暇娱乐?还是破罐子破摔呢?我自己泥菩萨过江,没有心情关心别人。

简历也没有啥好修改的,毕业这几年均在混混沌沌中度过,除了频繁的更换工作,虚长了几岁之外,一点引以为荣的事例都找不出来。刷新完简历,选了几份觉得自己还能胜任的工作投了电子简历,便回家帮妻子料理家务。

这样的日子不知道过了多久,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网吧看看简历是否被企业访问过,看看邮箱是否有面试通知。日复一日,投出的简历就如石沉大海,毫无音信。终于有天,妻子也沉不住气了,问我:“工作找的怎样了。”半晌,我不知怎么表达才好。妻子唉声叹气的说,“先找份工作吧,只要哪个老板能给你每月2000元的工资,除了违法犯罪之外,什么你都别嫌弃,先做着吧。”中国人才热线的网站提供的工作不甚枚举,第二天,我就饥不择食,群发简历了,很多职位看都没有看,一个字“投”。

郝敏敏打电话给我,说她在广州一家公司从事会计工作。2003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分数线下来了,她榜上有名。会计行业,我没有涉及过,但是注册会计师,我早有耳闻的,属于会计中的高级职称。我的一哥们的姐姐当年是我们那里的高考理科状元,她是中南财经大学财务专业的高才生,据说2003年,她的年薪就高达10W。她考了数年的国家注册会计师,每次都含恨作罢。郝敏敏一个中专生,能通过这样难度极高的考试,要付出多少汗水,多少心血啊,这一切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满怀希望的告诉我,“虽然现在月薪才1700元,不过她相信,这些很快成为历史。”

另外一名朋友游晓清从美国给打电话给我,我实在很诧异。当初我执意要去深圳寻梦,她还在老家鄂州一家皮鞋厂做文秘工作,老板很器重她,她也劝我不要去外面吃苦。她咋一下子到了美国呢?她告诉我,“她学英语专业,在那家皮鞋厂混日子觉得实在没前途,我背上行李,去闯天涯,对她震动很大。不久,她也辞工到广州寻找人生价值,一家外企选中了她,如今派她常驻美国办事处工作。”

她们两个人的电话,无疑在我的内心放了颗氢弹,她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能有今天的成就,我惊喜交加。看着她们飞黄腾达,再看着我还在为生计发愁,怎能不感慨万千呢?我和她们霄壤之殊的原因是何呢?我扪心自问,相信读者此时心中也有了答案,她们都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从事的都是自己的专业。我毕业后的工作经历和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虽然自己有大学毕业证这一纸文凭,但我和一个高中生有什么区别呢?更何况医学专业都不开设高等数学、物理等任何理工科的课程。纵然我已经醍醐灌醒,明白这些道理,但也无力回天啊。找医院谋份差事,哪家医学敢孤注一掷,能让我去坐诊呢?更何况毕业四年了,一些内、外、妇、儿的知识也忘记的七七八八了。

上天总不会让人饿死的,一个久违的电话终于想起了,一家名为科讯的公司,需要计算机板卡的销售人员,叫我去面试。科讯和我第一家工作的单位科顺,用我老家方言读起来,是一模一样的读音,这是老天不让我断炊啊。坐在公交车上,就设想了面试考官会如何盘问,比如你为什么需要这份工作?你的优势在哪儿?你过去的工作经验会对此工作有什么帮助?如果公司聘请你,你将怎样开展工作?诸如此类的问题。果然,面试的主考官韩宫丽、副考官刘群力,李深就是这么问的,我胸有成竹,自然对答如流。大家对我的表现频频点头。我是面试第1人,后面还有4位,韩总说:“她需要面试所有的求职者,然后做个比较。”我现在也没有明白为什么韩总如此直白、坦诚的告诉我。我别无选择,只能回去静候佳音。

下午,我还在网吧里漫无目标、机械的发出一封封求职简历时,韩宫丽亲自打电话,让我过去复试。说是复试,其实就是决定试用我了。给我的待遇是每月1600元的工资,不包吃住,没有任何补贴,没有社保,另外试用期三天,这三天没有工资的。对于一个等米下锅的家庭来说,1600元的月薪就是救命稻草,我无法拒绝。那天我们兴致盎然,谈笑风生,一直聊到夜幕降临,公司打烊。韩宫丽和大家一起出门,她别出心裁,提出走路下写字楼。公司在三十层,李深不愿意,我尚未从喜悦中缓过神来,当然惟命是从。回家躺在床上,回想这个细节,我认为这应该是复试的一个环节。一个销售人员,如果咫尺之遥都不愿意跑的话,很难想象他日后的业绩能做的有多好。

正式上班之后,我了解到副考官刘群力、李深和我一样,也是韩总手下的喽啰。韩宫丽的生意颇具规模,科讯公司是她名下产业的冰山一角,她一般无暇来写字楼,让我来是负责电脑板卡全国市场的推销工作。公司以前做OEM,也就是来料加工,没有自己的品牌。慧眼相识我,还有两点原因:第一、科讯给出寥寥可数的工资,远低于当时深圳的平均工资,有板卡销售经验的面试者,只有我能委曲求全。第二、有些人来面试,或结结巴巴,或语无伦次,又或沉默寡言,这些人能是销售精英么?

三天的试用期稍纵即逝,韩宫丽还认可我的表现,我算录用了。深入了解之后,我发现从事这公司的销售工作举步艰难。首先韩总不允许我开拓深圳本土市场,这一块已经安排其他业务员在跟进。其次,公司在国内市场完全没有任何沉淀,白手起家,我的销售方式是查询到全国各地电脑商家的联系方式,然后电话推销。宣传市场上无人知晓的公司产品,希望通过我的巧簧之舌,让别人能下订单,本身就是难于上青天。真有商家心动,考虑购买,韩总要求款到发货。这在尚无类似“支付宝”电子商务支付平台的市场环境下,如此营销真是匪夷所思。对方要求货到付款,我方也不敢铤而走险。是啊!在这个诚信匮乏的年代,哪方愿意以身涉险呢?又何况单片板卡都是价格不菲,10片以上才算批发,一次货款成千上万。

纵然步履艰难,我还颇有斩获,成交了几单。真正更加困难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公司的宣传资料上往往都是数月前印发的,客户要指定的品种,公司却只能唱空城计,供不上货。有一两次之后,之前好不容易开发的客户也不愿意再跟我们精诚合作了,他们甚至觉得我们糊弄瞎子出门,连售后服务都无能为力。

为了生存,我也不管公司的条条框框了,这么大的华强北、赛格市场,还不够我跑的么?我开始在赛格、华强电子市场转悠,希望能投机倒把,卖点板卡出去。每天成交额上亿的华强北市场,还真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摸透的。市场非常透明,谁家有货,什么价位,商家都一清二楚,经过市场接触,别人告诉我,科讯公司根本没有正常的货源渠道,公司的货都是从废旧的板卡上拆卸的零件重新组装而成。那些废旧的板卡基本是香港过来的电子洋垃圾。

有次,韩宫丽搞到6万颗显存芯片,一个小盒子完全能放下。她派我去投石问路,探寻市场。跑了一下午,了解到这玩意如果在深圳卖,有客户愿意出8元一颗的价格收购,如果在香港卖,最多只能卖8毛,我隐约听到这些显存是从香港那边弄过来的,我欣喜若狂跑回来告诉韩宫丽。我想这下可以帮她赚点钱了,很希望韩老板能跟那个8元收购商接洽。韩宫丽好像无动于衷,几天后刘群力神秘兮兮的告诉我说,“老板以13元单颗的价格卖掉了那6万颗芯片。”偌大的市场,我连配角都不算,充其量就是个跑龙套的喽啰,本来就没有销售天赋,更何况公司这样的业务平台。两个月了,我的业绩平平,算了一下,带给公司的利润也刚刚够发我工资的,让我另谋高就是迟早的事情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