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羽凡若你不行,没人能行(1 / 1)

陈羽凡若你不行,没人能行

18岁前,他梦想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可是疾病绊倒了他。Www.Pinwenba.Com 吧

18岁后,他梦想去做音乐,可是完全不懂乐理、乐谱和乐器。

他说,音乐圈中没有永远的胜利者,只有永远的坚持者。他就是以这样坚持的姿态,从最初单纯的决定到将音乐变为自己一生的梦想。

他就是陈羽凡,他用自己的过去告诉同样在坚持梦想的人:若你不行,没人能行!

http://172.16.2.78/cartoon/book_file/0157/398290157/398290169/20140815112553/images/128/Image0.jpg

1 梦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现实中有太多的阻碍让我不得不放弃最初的梦想。在现实和梦想中,我究竟该如何选择?

2 我一直在排除万难坚持我的梦想,可是在这条路上受到太多的打击和失败,我是否该面对现实,踏踏实实地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呢?

3 如果我现在因为种种困难停止了追逐梦想的脚步,就算我以后在事业上成功了,依然会感到遗憾和失落,那我的成功还有意义吗?

我不行

小撒开场白

其实我一直很羡慕歌手。因为歌手和主持人参加同一台晚会,歌手唱完歌就可以回家了,但是主持人得从头坚持到尾。可是最近很多歌手不知足啊,他们当歌手当得好好的,却非要跨界,和我抢“饭碗”,做起了主持人。他们主持得怎么样呢?我只送给他们两个字:很好。

我出生于1975年。我相信很多和我一样出生在70年代的人,都因为面对着更多的选择,很容易就模糊了一个最坚定的方向,也很容易丢失一个最坚持的自我。

1993年,我18岁参加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父亲突然在教室门外叫我。我走出教室的门外:“爸爸,怎么啦,你怎么来了?”

我父亲满脸忧愁、满脸无奈地跟我说:“跟我去医院吧。”

“医院?怎么了?”

父亲说:“你前两天去做的血液化验,结果出来了,你得肝炎了。”

可能有很多朋友不了解肝炎。人体中最大的内脏器官就是肝。

男怕伤肝,女怕伤肾。而健康,又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中最重要的底牌,也是最重要的本钱。18岁的我纵然再怎样充满梦想,再怎样放荡不羁,可那一刻最现实的命运是,我得肝病了。我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父亲把我从教室带出来之后,我跟着他去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海军总医院的第一病区,传染科。我还记得当时我和父亲穿着传染科的衣服到公共的B超室去做B超检查的时候,前面带路的护士喊:“传染科一病区的来了。”立刻,所有在门口等待做B超的其他病科的病人,还有地方上去医院看病的病人瞬间作鸟兽散。我无法描述那一刻的感受是什么。我就像瘟神一样,被歧视、被抛弃。

之后那整个寒假的22天,我全部都在医院里度过。第23天的时候,我被告知肝功能恢复正常,可以出院了。

而就在我正觉得自己已经痊愈、可以重新再来的时候,又第二次犯病了。这一次比第一次更严重,我在医院中足足待了35天。我都不知道那35天我是怎么过来的,没有人和我交流,大家都在上学或者上班。那时候每天中午的11点到12点,北京音乐台有一个有奖知识问答的节目,我每天不断地拨打那个号码,打通过,还获了奖,但是我也没有去领奖,因为领奖不是我打电话的目的。我只是想让自己觉得,我跟外界还有联络,我没有完全脱离这个世界。

第三次犯病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我不想再回医院了。但我们每一个人活着最不能欺骗的就是自己,永远不要欺骗自己。我确实有病,有病就要治。我住院住得久了,每天该用什么药我都非常清楚,于是我请当时在北京**实习的同学帮忙从医院配回了这些药,我父母亲早上七八点离开家以后,我就从床下把这些需要的药品都拿出来,绑上止血带,给自己肌注核糖核酸,做所有护士在做的事情,每天都这样重复着。我这样做,就是不想让爸爸妈妈失去一个孩子。因为我是独生子,我很庆幸我没有一个兄弟姐妹,如果那时真的有兄弟姐妹,我可能就放弃了。到今天回过头想想,我庆幸的是我没有放弃,而在那一刻我选择了坚持,选择了带有风险的坚持。

http://172.16.2.78/cartoon/book_file/0157/398290157/398290169/20140815112553/images/128/Image1.jpg

我行不行?

而后当我还在医院中坚持输液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有新的计划。

因为我不想当一个亚健康的人,之后的每一天都只是在家中依靠父母生活。我告诉自己,陈涛,你是个男人,面对任何事情都是,你一定要坚持。

我一直觉得,出生只能决定一个人的起点。因为我在选择要做音乐的时候,我的想法就是不用受别人拘束,我的时间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母亲知道我这个想法之后,她说:“咱们祖宗八代都没干这个的,你要能成功,那全世界人都能成功!”

有一次凌晨两点的时候,妈妈发现我的门缝下还有灯光,“咣”一下推门进来,看见我正趴在写字台上写东西。我其实能够体会,一个母亲爱自己唯一的孩子,而那个孩子又得了病,母亲认为自己得帮他成就一个未来。原本母亲还在自责,现在她把自责化成了一股怒火,在那一刻对我爆发了。所以那时候我并没有像大多数叛逆的孩子一样,说“凭什么管我”、“我就是要如何如何”之类的话,我没有,我知道母亲爱我,但我也知道自己必须要坚持下去。所以在那一刻,我能做的就是微笑着对妈妈说:“妈妈,你不要再说我了,我不撞南墙不回头。就是撞了南墙,我也不会回头的。”

而命运在某些方面是公平的。我就这样一直坚持,一直坚持。

在那一夜之后,妈妈居然用家里积蓄的40%给我买了我所需要的音乐设备。而我用一只手指,去弹单声道的电子琴,买卡带去学习声乐,买简谱书去学习乐理。就要这样一边弹、一边唱地自学。弹了一年吉他之后,我才知道吉他要调弦。那时候我才觉得,怪不得我母亲说:“你要是能成功,全世界人都能成功。”

我一定能行!

名字,有时候是种称呼,但有时候也真的会像护身符一样来保护你。当有一天,我必须要想一个名字去发行我人生中第一首歌曲的时候,像冥冥中注定了一样,不知道是谁拍了我一下肩膀,说:“你就叫凡好了。”

“凡,凡,凡。”我赶紧翻开《辞海》。我记得应该是在第1600多页,“凡”的第四项注解中写着:“凡,在古代工尺谱中用来记录Fa这个音。”当时正好我又在自学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Do Re Mi So La。La和Fa就是同一个,La、Fa的和声听上去非常和谐,我又想坚持做音乐,于是我就给自己定下来,以后我在音乐这条路上就叫羽凡。同时我也希望,这个名字可以一直在我之后的生活中提醒我:陈涛,无论你以后多优秀,你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个平凡人。

我在之前的10年迟迟没有和大家讲述过我年轻时更真实的经历,并不是怕别人瞧不起我,说我没有学历,而是担心一些在十**岁年龄的孩子听了我的经历之后,觉得好像只要怀揣梦想,就可以不顾一切甚至不惜为此辍学、退学去选择音乐,就可以有未来。其实我想说,更重要的是坚持。我没有什么特别远大的抱负,我也不是一个特别勤劳的人,但是我是一个懂得坚持的人。我想告诉所有奋斗中的你们,出生可以决定起点,没人可以改变自己的运气,只有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地付出,才是通向梦想的唯一道路。

我小学的班主任说过一句非常好的话:“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我也是一直记着这句话,坚持走音乐这条路,然后一直不断地在学习。

若我不行,没人能行

我最满足的事情,就是可以一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学音乐和爱音乐,有时候不是一件事情,而且爱音乐跟做音乐,也是两回事儿。不要把自己儿时的爱好当成梦想去看待,因为梦想一定是经过理性思考以及周密计划,还要坚持不懈地实施,要有这样的准备,才能去触碰这个“梦想”。我不是仅凭一个爱好就说我很爱音乐,我曾经17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地在工作室中工作,而且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样我才认为我爱音乐。

音乐的好听与传唱度,其实从某些意义上来讲,就已经把它归为一种模式化的音乐线条。现在网络上有许多口水化的网络歌曲,如果这些是所谓传唱度很高的歌曲的话,我并不认为我们需要去做改变来博得较高的传唱度。因为我们所做的事情,要比这样的歌曲更有意义。我们想通过作品,哪怕只有一首歌,让听者从中得到他想得到的,或者对他有一点小小的启示,让他拥有正面乐观看待生活的态度,那我们就已经成功了。这才是我们羽泉想通过音乐去做的事情,而不是一味地为了市场化的需要去满足所有人的听觉。

有一次音乐颁奖典礼的发布会,我们的朋友说,希望有更多人关注这个音乐颁奖礼,所以就邀请我来扮演新娘,因为他们觉得我的身材更接近于女生。但是不仅海泉觉得,我也觉得明明一件特别正经的事,一件需要好好对待的关于音乐的事,反而需要通过这些附加的东西来求得大家关注,反而是这个时代的小悲哀了。

我现在最关注的是我是否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海泉是否有个健康的身体,羽泉是否能健康地在音乐这条道路上永远地走下去,而并不是我们羽泉到底多有名。因为当我触碰了梦想之后,我发现在梦想的身边,还有一个叫理想的东西。而当你慢慢走向理想的时候,你会发现平平淡淡才是真。我更想借用我母亲的那句话,反过来和怀揣梦想的人说,这个世界上,如果你、你、你、你、你们,如果你们做不到,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人做得到。去享受你的人生,因为人生中,成就自己是理所当然的,成就他人才是真正的意义。

http://172.16.2.78/cartoon/book_file/0157/398290157/398290169/20140815112553/images/128/Image2.jpg

小撒说

找个机会,让自己安静下来好好想一想:能不能因为音乐而生活下去?像陈羽凡一样,把音乐当作事业,当作梦想,当作理想。

如果真的能够因为音乐而生活下去,而你又完全无法放弃,那么,就学会给自己掌声,坚持下去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