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张小毛的愿望
流民张小毛撰写《农夫三拳》,是想号召更多仁人志士揭竿而起,联合起来推翻大庸王朝。
可惜,这里是京畿之地,八十万禁军所在,大庸王朝统治核心。
周鼎前脚敢揭竿而起,后脚就会被急于建功立业的文臣武将围攻,甚至书院全体师生都会毫不犹豫出手。
【所以,介书有毒】
如果放弃使用金手指《九州书库》,不去完成作者张小毛的愿望,周鼎就只能依靠自身悟性天赋去学习《农夫三拳》以自救。
“如何?”明善焦急的问:“能否在三天内达到武道七品炼精境?”
“试过才知道。”
周鼎略微盘算后,将《农夫三拳》和《蜀山洞仙歌》都收入怀中,两人来到空旷无人的教场。
农夫马步桩、耕地式、开水渠……
农夫三拳的水墨动画在周鼎脑海中流淌,动作逐渐契合并完美无缺,仅仅三遍之后就登堂入室,顺利入门。
武道功法,分为入门、小成、大成、圆满四个境界,入门阶段的《农夫三拳》足以让周鼎一两个月内踏入武道九品炼体境界。
【好】
农夫三拳,有点甜。
前世宿慧传来喜悦的情绪。
这是一门耕地技巧与杀伐之术并重的基础拳法,讲究闲时为农、战时为兵。
前世宿慧本就是农民的孩子,孩童时代生产力不足时,还要在农忙时帮父母下地干活。
即使后来考出农村、进入大城市工作生活,父母攀比的重要标准也是:你家孩子的车能不能拉麦秆?
出身认同,再加上自身学习能力与天赋,周鼎学习《农夫三拳》才轻松入门。
“可惜。没有时间积累了”
心中一声叹息。
明善看在眼中,上前确认道:“如何?成了么?”
周鼎点头,又遗憾摇头:“入门了,两个月内必成武道九品炼体;如果拳法大成,可以将时间压缩到一周。
“但,我没有那么长时间了。”
他只有三天时间。
明善蹙眉,但很快示意道:“武夫功法不行,就试试道门典籍《蜀山洞仙歌》。”
周鼎拿出怀中《蜀山洞仙歌》,水墨文字在纸业上跳跃,洋洋洒洒数千字的拗口古文,即使粗看也需要不短的时间。
书中自有长生法,书中自有道家真言。
水墨文字开始扭曲,如水波般荡漾,最后一切归于平静,金手指《九州书库》毫无动静——
是流水线制造的书籍。
雕版印刷。
没有灵魂的书籍。
没有承载作者一笔一划书写时的心神之力。
所以,金手指《九州书库》无法使用。
明善在一旁解释道:“道门修行,花样繁多,讲究颇多,也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
“其一,注重天赋。有天生道体、纯阳之体、五阴之体、皓月神体等说法。
“此类强大体质足以一日之内踏入中三品境界,突破超品也比常人容易甚多。只是这类体质自古罕见,百年一出,所以道门才长期被我们儒家修士压制。
“其二,有先天神通之说。通幽、驱神、担山、禁水、坐火等,依靠天赋而掌握远超本身境界的强大实力,只要你有幸觉醒一种神通,必然能祛除妖气,重获新生。”
明善肯定道:“蜀山,为道家修士最强流派宗门,《蜀山洞仙歌》为道门绝顶功法,想来查看体质、觉醒先天神通都是上上之选!”
绝顶功法么?
并不见得。
能雕版印刷批量制作的,肯定是大路货——这里面有秘密。
周鼎并未探究,仔细揣摩片刻后遗憾摇头:“不行!我对道家典籍没有天赋。”
明善眉头深皱,最容易想到的方法被验证为无效,这就不好办了。
当下却是先安慰周鼎道:
“周鼎,不要着急,我们还有三天时间,我一定会全力帮助你的。”
“谢谢。”周鼎心中升起感动,大脑开始疯狂转动:
【活命的希望,还在武道典籍!还在金手指《九州书库》】
“只要能看到更多有感情的武道秘籍,只是完成一本典籍的作者愿望,就能轻松继承作者的武道境界,从而自救成功”
【而要获得更多武道典籍,关键还在书院二层楼】
周鼎,农夫马步桩、耕地式、开水渠……一招一式继续熟练并稳固《农夫三拳》的武道境界,并且向武道更深处走去。
武道九品炼体、八品筋骨、七品炼精,本质上都是身体由浅入深的锻炼,为六品炼精化气的练出真气做准备。
可惜,鸡精伤了周鼎五脏六腑,身体已有亏空,仅仅三五遍之后就大汗淋漓,无法持续。
但周鼎,依旧强忍着伤痛,喘着粗气,伪装道:
“明善大哥,我洗练《农夫三拳》不过三五遍,便感觉体内生出一股暖流,所到之处麻麻的、痒痒的,好受不少。
“我想,武道应该是我最后的希望,若是能有更多武道典籍,找到其中最契合我修行的,必然可能助我更快踏入武道七品炼精境界,以在三天之内自救。”
明善看向周鼎,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似乎真的有效,已经信了三分,道:“好!你先去藏书阁当值,等我片刻。”
两人商量完毕后,明善重新去书院二层楼,也将《农夫三拳》与《蜀山洞仙歌》归还。
周鼎则返回藏书阁——他不是正规途径考进书院的,而是走后门,半工半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