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停了。经过几天的试探,大规模战事终于打响。
望远镜质量并不好,李严看到的效果很模糊,但再加上隆隆的声响,战斗的激烈已经不用想象。
“第二梯队准备。”放下望远镜,李严对身边的参谋说道。作为联络官的河东老熟人薛志勤发现,李严的表现好像是一座雕像。
“第二梯队准备!”靠前指挥的刘鄩举刀:“上!”
“必胜!必胜!必胜!”作为第二梯队的第一军三团整齐地三声怒吼。
队正李小山的手已经冻得发麻,泯了泯嘴唇,哈着寒气,叫道:“报效大帅!”
血液沸腾起来,麻麻的,冲淡了寒冷。
没有任何技巧可言,这注定是一场血肉堆积的战斗,在开封这样的城高固、床弩利的坚城面前,山南军的火器优势几乎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山南军必须用尸体去垒出夺城之路。而城上的汴军又恰好是朱温的王牌,这也注定了山南军的代价绝对不低。
冯垣已经被推倒,拒马也被毁去,踏着第一批攻击的将士们用尸体垒就的道路,士兵们嗷叫向前。下级军官高声指挥着部属展开动作。
李小山没有能冲上城,虽然他很想用一个大大的战功来为自己在部队里的地位添加一块基石——此次的任务正是他求来的。天不假愿,他还是倒在了箭矢之下,一根羽箭射中了的他小腿。剧烈的疼痛让他只能半跪在一边,挥动李严赠予的佩刀大声呼喝。
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其他什么,李小山发现他的部属们不断地向前,不断地倒下,他几次努力尝试站起来,像自己的部属们一样,但却始终只能保持着这么一个古怪的姿势。在他的身边,一个躯体由热到凉。
“我军登城成功!”参谋大声像李严禀报。
唏嘘声连成一片,包括薛志勤在内,所有来刺探消息的藩镇使节们神色都不自然,充满了震撼。他们都是老油条,从模糊的态势就可以看出汴军核心的强悍,但想不到山南军更加强悍,居然在半天之内便攻上了如此坚城。
李严只是点点头,说道:“第三批补进去!”
不知道什么时候扶上了刀柄,李严的手指不断加力,直至发白。
“敌军反扑猛烈,我军城上部队无法扩大缺口!”参谋毫不避讳非本镇的使节们,大声向主帅报告。
“继续。”
“缺口部我军损失过半,固守困难!”
一直沉默着的部将们纷纷请命,若是取了开封首功,他们很有可能再上几重楼,就算部队只剩个架子也还可以重新搭起来。
似乎是犹豫了一下,一个将领忽然翻身下马,跪倒在李严马前,大声道:“请大元帅允我部出战!”
众人看去,却是现任的忠武节度使丁会。他叫的是李严兵马招讨副元帅之职。
“周参谋。”李严并没有直接回答丁会,而是对参谋说道:“给你半个时辰,将忠武友军所需装备补齐。”
丁会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眼看山南军已经被逼退,南门守将寇彦卿终于松了一口气,但却神色颓丧,朱温给他拨的五百牙兵此刻已经损失过半,至于原来的守城军损耗更是大得让他无法接受——他不得不承认,山南军的战斗素养的确在汴军之上,上次的新野之败绝非偶然。
“抓紧休整。”让寇彦卿的烦躁的还另有其事。
究竟该何去何从……正想间,忽然听到城外一声响,接着就是刺耳的号声。
“又来了!”寇彦卿抽出血渍都来不及擦的刀,大喊道:“准备!”
“起来!起来!”军官们纷纷用踢打自己的士兵,后者大多一团稀泥一般地胡乱躺着。
“让张将军作好准备!”寇彦卿立即下了决定。
看情形,不上预备队是不行了。
没有整齐的步伐,没有如云的战号杀声,这次进攻的似乎不是山南主力,相比起来素质似乎大有不如,但寇彦卿却更为心惊。
嗷叫着冲杀在最前面的士兵腰间都有一抹白色,眼睛里缕缕殷红。
…………
朱温静默地策马走在街道上,速度很慢,好像是老人家在自家庭院散步一样。
山南军的猛烈进攻最终还是被打下去了,但这仅仅是第一次,汴军就不得不动用了预备队救急。
朱温知道,以山南军的军力,他们最少可以再发起五次这样烈度的进攻——如果李严愿意承受主力大损的情况,那么或许还不止这个数。
到时候还能防得下来吗?
不过这个状况……总算还不错,因为李克用坚持着坐山观虎斗的态度,等着挥戈一击。
我有五万人可以战死,如果加上城里的民夫百姓……
走着走着,朱温便烦躁起来。
“老子的右眼是为大帅瞎的!你们凭什么说老子是内奸!?”一个刺耳的声音从远处飘进了朱温的耳朵。
几个穿着黑衣的侦骑正准备处决一个穿着军服的男人,那个男人不断地挣扎,不断地叫。而几个黑衣根本不为所动,甚至连塞住犯人嘴巴的意思都没有。
周围有不少的士兵,静静地围观着,无论身上有没有伤,脸上却都是同一种表情:空空洞洞。
“怎么回事?”朱温问道。
众人被拥簇着过来的是大帅,纷纷让开行礼。
“这个人在南门作战之时,想带手下反水。”侦骑小心地行了大礼,方才说道:“我们正在执行军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残唐再起》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言情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