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顶撞祖母,落得清闲(1 / 1)

侯门医女 沧海明珠 1805 字 29天前

顶撞祖母,落得清闲

姚延意笑道:“你们看我干什么?二妹的婚事,自有圣旨会下来,不用我们操心了。”

“你说什么?”王夫人立刻挺直了腰身,惊讶的看向姚延意。

“母亲,二妹的婚事皇上会管的。”姚延意笑道。

“这怎么可能?”王夫人万分惊诧,不过是懂医术而已,还不至于让皇上操心她的婚事吧?这可是郡主公主或者在朝中有震撼地位的世族大家才有的殊荣。姚家虽然地位也不低,但跟京城那些皇族外戚们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母亲,这可不是小事,我怎么可能随便乱说?这段时间二妹妹必须好好地呆在家里,哪里也不能去。我们不能让这件事情出任何岔子。”姚延意说着,又看了一下门口,心想父亲怎么还不回来?燕语的婚事还得跟他说呢。

不过卫章既然已经向皇上请旨赐婚了,父亲肯定也不会有什么异议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总督府的气氛十分的紧张。

府里的两位姑娘都病了,二姑娘淋了雨受了风寒,卧床养病;三姑娘受了惊吓,心神不宁也需要养病;姚大人和两位公子每天忙于公务不在家,夫人王氏也闹心口疼,每天吃药。

长媳江氏娘家有事没有回来,家里只有宁氏暂时料理家事,每天都在跟郎中打交道。而宋老夫人的宁瑞堂里已经很久没有笑声了。

靖南伯嫡子得了花柳病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了江宁城里最大的话题。

这日,卫章跟萧霖坐在一起吃饭,不知怎么就说起了宋岩青的事情,萧霖啐道:“老天总算有眼,让这种杂碎遭了报应。”

卫章却眯了眯眼睛,低声哼道:“未必是天报。”

“哦?”萧霖诧异的挑了挑眉头:“何以见得?”

“他是哪天发病的?”

“好像是……他们家老太太的寿宴轻声哼了一声,心想所以我说不一定是天报。

得罪了那丫头,肯定没好果子吃。想到这些,卫章又觉得没有亲手惩治那个混蛋,心里总是压着些火气,于是抬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干嘛?你心里还不舒服?”萧霖像是读懂了卫章的心事。

“嗯。”卫章在萧霖面前也不隐藏自己的情绪,皱眉道:“我本来是打算找个时间好好地修理他一番的,如今倒好,没机会了。”

“像这种混蛋,何必亲手惩治,没得脏了自己的手。”萧霖笑了笑,给卫章倒酒。

可是却脏了那丫头的手。那是一双行医济世,治病救人的手呢!却因为这样的禽兽……

卫章越想心里越不痛快,恨不得把那只禽兽拉出来鞭个一两千下,直接抽成肉泥了事。

“哎,听说姚姑娘病了?”萧霖看卫章不痛快,只好转了话题。

“嗯。”卫章点了点头。

“什么病啊?”萧霖自然知道姚姑娘生病肯定是不得不病,而不是真的生病。

“据说是淋了雨,受了点风寒?”卫章的脸上终于有了笑意,他自然也知道这丫头是找借口躲在家里不出来呢。

“什么时候能好啊?”萧霖笑眯眯的问。

“快了吧。”卫章眼底的笑意更深,圣旨到的那一天,她就该好了。

算算路程,快马加鞭日夜不休的话,卫章的奏折可在四五日进京,而皇上的圣旨再至江南,最快却要七八天的功夫,这一来一去将近半月的光景。

但是,姚燕语一个淋雨受寒却不能一直在屋子里闷半个月。

这日,宋老夫人住着楠木拐杖亲自来探病,一进院子便闻见一股药味,因皱了皱眉头,问:“是哪个郎中给二丫头瞧的病,居然这么久了还没见起色?”

宁氏忙回道:“是城里最有名的姜郎中。”

“不过是淋了点雨,怎么就这么难好?”宋老夫人沉着脸进了屋子,恰好看见姚燕语靠在床头喝药。

冯嬷嬷和众丫鬟见是老太太来了,忙一起福身请安。

宋老夫人沉着脸骂人:“你们这些没用的东西,连主子都服侍不好,还要你们做什么?不如一个个都打出去,再买好的来使。”

冯嬷嬷等人皆低着头,不敢说话。

姚燕语忙起身下床给老太太行礼:“是孙女自己的身子不争气,怨不得她们。老太太别生气了。”

宋老夫人拉起姚燕语,叹了口气便开始掉眼泪:“我怎么能不生气!家里一个个儿的都不叫我省心。三丫头那样,你又病了……可叫我老婆子怎么活?”

宁氏这几天听得最多的就是这些话,但还是不得不劝:“老太太保重身体,二姑娘三姑娘的病才能好的快些。”

姚燕语又转身咳嗽,她只穿着贴身的茧绸裤褂,头发散乱,病容苍白,一看就不是装的。

宋老夫人见了,只得叹气:“你先去床上躺着吧。”

翠微忙上前扶着姚燕语上床,拿了薄被给她盖好,又给她穿上外衫,堆了枕头放在背后,继续端起药碗来给她喂药。

宋老夫人看着姚燕语小口小口的把药喝完,方问:“你自己也是懂医术的,怎么这小小的风寒就这么难好?”

姚燕语咳嗽了几声,说道:“俗话说,医者难自医。自己的病自己是最没有数的。况且,我的不过是会配一两种外伤药,对于风寒这样的病,也没有好办法。那些名声都是长公主府的人传来传去散开来的,其实哪有那么神奇的医术呢?”

宋老夫人却是一脸的不信,盯着姚燕语问:“那你大姐姐的病呢?”

姚燕语知道老太太这回来的目的无非是想让自己出面去给宋岩青看病。且不说宋岩青的病不过是姚燕语给他个教训,根本死不了人,单说老太太到这会儿了,还把娘家的侄孙子放在带着皇上的密旨去洞庭水师选兵,可谓满载而归,带回来十名优秀的水兵。一回到江宁馆驿,他把带来的兵交给唐萧逸,自己换了身衣服就往姚延意的别院来了。

姚燕语正在点评半夏等丫头们的外科结,申姜从前面跑了过来,回道:“姑娘,卫将军来了。”

姚燕语的心跳漏了半拍,心里又暗笑,慌什么慌呢?不过是个男人罢了,没见过?于是淡然的问:“怎么不去回二爷?”

申姜笑着回道:“二爷陪着将军喝茶呢,说请姑娘也过去。”

“好,知道了。”姚燕语淡定的笑了笑,“你先去吧。”

申姜答应了一声,转身走了。

翠微忙吩咐半夏:“快去打水来给姑娘梳洗。我去给姑娘拿衣服。”

“忙什么?”姚燕语轻斥一声:“我的话还没说完呢。”

翠微顿时无语,乖乖的站了回来。

姚燕语把几个小丫头的外科结挨个儿批评了一顿,吩咐:“立刻重新打,一炷香的功夫,每个人五百个结,冯嬷嬷盯着时间,回来我要查的。”

几个小丫头立刻苦了脸朝天翻白眼,姚姑娘这才满意的笑了笑,威风凛凛的起身回房,梳洗更衣去了。

不过是十来天的功夫没见,再见时便像是分开了很久。

姚燕语遥遥走来,远远地看着亭子里相对而坐的两个人,一身青色茧绸长衫,优雅温润的是姚延意,一身黛青色窄袖骑装清峻英武的是卫章。

似是有所感应,二人尚自有几十步远,卫章便徐徐回头看过来。姚燕语忽然觉得眼睛一热,不过是十来天的光景,这人居然黑了一层,也瘦了几分。难道是公事不顺?

而卫章此时却很欣慰。

他走之前见到姚姑娘的那次她一夜没睡好,眼圈儿都是青的。后来听说她淋雨受了风寒,虽然知道可能是装病,但还是担心的。今天一见,这丫头珠圆玉润,神采飞扬,脸上一抹羞红是那样的明艳动人,看来自己这十来天是白担心了。

姚延意转头看见姚燕语过来,轻笑道:“磨磨蹭蹭的干什么了?怎么这会儿功夫才出来?”

姚燕语迈着轻盈的脚步上前先叫了一声:“二哥”,然后朝着卫章微微一福,叫了一声:“卫将军。”

“坐吧,将军从洞庭回来,带了礼物给你。”姚延意指了指自己身边的座位,又看了一眼茶海上放着的一只红木匣子。虽然他也不知道那匣子里装的是什么,但看样子应该是件稀奇的宝贝。

姚燕语落座后向卫章道谢:“多谢将军。”

卫章抬手把匣子推到姚燕语面前,微微笑道:“希望姚姑娘能喜欢。”

姚燕语接过匣子,手指在盖子上犹豫了一下,又抬眼看姚延意。

“既然是将军的心意,你就打开看看吧。”姚延意微笑着说道。

姚燕语轻轻笑了笑,指尖叩开银质的螺钿暗扣,‘啪’的一下把匣子打开——居然是一匣子紫色的珍珠!颗颗都有花生大小,浑圆饱满,晶莹润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