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烽火连天(1 / 1)

明末疯狂 再次等候 1158 字 23天前

烽火连天

此次出征,吴世恭将率领飞马镇两个协六千五百骑,虎吼镇两个协六千五百人。此外,亲兵队、火炮协、直属工兵团共四千五百人。在联合了李禄的一千五百骑以后,将先去归德,联合书墨的归德协一个步兵团和一个骑兵营共一千五百人马,共同出征。总兵力达到了二万零五百人。其中,骑兵将超过了九千骑。当然,还有不知道会不会来的陆战团一千三百人。

眼见着清军的四百多骑在列阵,赫利赤对身后的五人说道:“娃娃们!都看着点!等会儿我冲你们就冲,我停你们就停,千万不要走散了。都提起精神,命丢了可是自己的。”

“对面的汉狗可有好几万吧!姑父!咱们为什么不守啊?”说话的是赫利赤的内外甥胡图。他看到了自己这方兵马才二千出头,所以初上战场的他总有些胆怯。

赫利赤向明军的阵列眺望了一下,满不在乎地说道:“上万人总有的。不过汉狗还不如猪羊,就是有十万也不怕。打过一次你们就知道了。”

“就是!就是!”另外的几位年轻人倒是士气高昂。他们是听着村里老人说的故事长大的,这次自己有机会成为故事的主人公,他们早就急不可耐了。

“不过赫大叔,咱们才两匹马,其余的人都是跑路,这冲不快啊?蒙古人也太小气了点吧!”一位年轻人说道。

“别忘了!你是包衣!和白猪一样!还想要马?”赫利赤笑骂道。

在经过蒙古的时候,蒙古各部落凑了五千匹马交给清军。每个旗丁都起码分到了一匹。可是赫利赤他们六人才有一个旗丁的名额,所以加上赫利赤从家中带出的那匹马。才总共有两匹。而赫利赤就把那匹马交由了胡图使用。

这一醒悟,让众人都笑了起来。一人说道:“早知道,就把家里的马牵来了。”

另一人说道:“笑话!你家中才有一匹,如果你敢偷,看你爹不打断你的腿。”

“总比你好,你家中还没有马呢。”

……

看到众人开始“叽叽喳喳”聊天了,赫利赤骑上了马,叫到:“好了!都准备好。就要冲了。等会儿我会压着马速的。记住!都跟紧我。只要冲过去,马、甲都会有的。”

清军的四百多骑排成了三行,排在最前面的都是八旗的白甲兵。他们依然骑马靠近了明军的阵列,然后下马,开始十人一组,一人牵马,九人射箭。

见到了清军弯弓。明军阵列前的弓箭、火铳都慌忙地开始射击,立刻扬起了一阵烟雾。可是雷声大、雨点小,明军根本没等清军进入射程就射击了,白甲兵又身披重甲,所以没有给清军造成什么伤亡。

而等到清军的箭枝射入明军阵列后,明军顿时一片大乱。在前面的弓箭手、火铳手向后逃。使得明军的枪阵都无法摆放,有的兵丁甚至都扔下了手中的兵器向后开始逃。

见到明军阵形已经崩溃,那些白甲兵立刻上马,排成了线性阵开始冲阵。

见到前方的白甲兵上马,还没等他们冲锋。赫利赤就一提马,叫到:“跟我冲!”在后方清军的主队中。赫利赤是法,说不定清军就会大举反攻,完全把卢象升部击溃。

再看看受世人鄙视的太监主帅高起潜吧!高起潜倒是和清军来了次堂堂正正的会战。他率部二万七千人,在卢沟桥一带企图阻击二千清军南下,也就是遇上了赫利赤这股清军。不过结果一样,同样的惨败而归。

要知道,卢象升的宣大军团和高起潜的关宁军团在明军中算是比较有战斗力的,也都有过同清军作战的经验,所遇敌军又是独立分队,人数并不太多,以全力对敌而不能取胜,实在是两军战斗素质相差太远的结果。其实关键的就是一点,明军没有一颗敢战的心。

而经过入关后的一番整合以后,清军也逐渐地把包衣、汉军和蒙古牧民整合到了一起,也让他们越来越遵守纪律,把其完全捏合成了一支军队。

当然,这是在清军残酷的军法保证下的。直到现在,死在清军执法队鬼头刀的清军兵丁,比与明军作战时阵亡的兵丁还要多。

打败了卢象升部和高起潜部以后,清军就开始自由活动了。整个十一月里,华北平原上好像到处都有清兵在活动。顺天府的良乡、涿州、霸州、文安等州县相继失陷;保定府北部的涞水、定兴、新城等县也被攻破。

在运河西侧,河间府的阜城、故城,真定府的衡水、武邑、枣强等县都被清军一度攻占,运河上的重镇德州报急。甚至京畿南端广平府的鸡泽、威县也在这时失守了。清军在方圆六七百里的广阔地区分头作战,各路明军东遮西挡是完全不得要领。

就在此时,又一个噩耗传到朝廷,在十一月上旬,保定东南的高阳县被围,城中原任督师大学士孙承宗组织城中民众奋起守城,坚持了三天,终于城陷被俘

当多尔衮听说抓到了孙承宗,非常高兴,亲自来劝降,被孙承宗严词拒绝!清兵无奈,鉴于对其敬重,应允孙承宗可自尽而亡。最后,孙承宗坐在一张椅子上,令两个清兵用白绫将自己勒死。其全家也在此战中全部尽忠,孙承宗族灭。

在原来的历史上,如果挑选一位给满清造成麻烦最多的明朝大臣,孙承宗肯定是排在了首位。

他主持修建的宁锦防线,虽然被后来的一个个败家子葬送家底,以至于从宁锦变成了关宁,最后退为了只有山海关。但是在之后几十年中,直到大汉奸吴世恭打开了山海关,清军才从这条大道顺利入关,而孙承宗在此的功绩也是功不可没的。

孙承宗的一辈子主持对清用兵,而且颇有建树,最后却在自己的家乡死于清兵之手,他肯定死也不瞑目吧!

Baidu
map